三大產程及三大產程的禁忌
許多準媽媽們都知道,產程指的就是產婦生產分娩胎兒的整個過程,產婦在分娩時是否順利,與很多因素有關,更是牽連著母嬰兩方面的安全與產后健康。那么,準媽媽們是否在產前有足夠、充分的準備,來迎接產期的到來呢?下面,就跟隨小編學習一下有關三大產程注意事項吧!
產程切忌事項
1、產婦在臨產前忌憋著大小便:
有的產婦臨產前準備不足,往往憋著大水便上產床,這樣對安全分娩是不利的。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應保持每2-3小時排尿1次,才有利于分娩。
產婦在臨產前排盡大便,,有利子宮口擴大,便于胎兒下降,還可避免因腹壓增加而造成產婦不由自主的將大便溢出,污染外陰,減少引起產道細菌感染的機會。如果準備在臨產前大小便不易排出,可能灌腸和導尿的措施,使大小便排盡。
2、產婦忌不愿豎位分娩:
所謂豎位或豎式首位,即在宮頸擴張期讓產婦走動,或采取坐位、站位。宮頸擴張又稱第一產程,即從有規(guī)則的子宮收縮開始到子宮頸口開全的那一段時期。
原來是瓶口樣子的子宮頸口,要在此期擴張到10厘米直徑,以便于胎頭通過,宮口擴張期在初產婦約需要12小時左右,占整個產程5/6的時間、且疼痛、腰酸劇烈,為分娩過程中最難受的時期,如采用豎位分娩要縮短1/3的時間,換句話說,產婦所受的痛苦時間可縮短,危險期可縮短,痛苦程度和危險性也明顯下降。
豎位分娩的好處:能增強宮縮;改善骨盆和胎兒間的關系;豎位可減少體內應激性激素的產生;延長骨盆徑線;避免子宮缺血,減少胎盤早期剝離;能促產(走動1小時,對產程的影響相當于靜脈滴注1小時的催產素的作用)
但是有以下情況的產婦忌豎位分娩:
胎膜早破者只能臥位分娩,因豎位會使羊水流盡;胎位異常亦應采用臥位;當子宮頸擴張到7-8厘米時宜平臥;如產程進展過快,尤其是經產婦宮口開至2-3厘米時不宜采用豎位,因產程過程小于3小時,可引起陰道撕裂、產后出血、甚至胎兒顱內出血。
3、產婦在分娩時忌大聲喊叫:
因喊叫既消耗體力,又會使腸管脹氣,不利于宮口擴張和胎兒下降。
正確的做法:產婦要對分娩有正確認識,消除精神緊張,抓緊宮縮間歇休息,按時進食、喝水,使身體有足夠的能力和體力。這不但能促進分娩,也大大增強了對疼痛的耐受力,如確實疼痛難忍,也可做如下運動:如上述提到的產程呼吸運動;
按摩:在第一、二個分娩期時,我們可以在做呼吸運動的同時,配合按摩效果更好。吸氣時,兩手從兩側下腹部向腹中央輕輕按摩;呼氣時,從腹中央向兩側按摩。每分鐘按摩次數與呼吸相同,也可用手輕輕按摩不舒服處,如腰部、恥骨聯合處。
壓迫止痛:在深呼吸的同時,用拳頭壓迫腰部或恥骨聯合處;
適當走動:(上述介紹的豎位分娩)產婦如一切正常,經醫(yī)生同意后,可適當走動一下,或靠在椅子上休息一會,或站立一會兒,也可以緩解疼痛。
4、產婦忌不按產程與醫(yī)生配合
分娩的分為三個產程
第一產程,是從子宮出現規(guī)律性收縮時開始直到子宮口開全為止,約10-12小時。第一產程的時間較長,產婦的情緒波動也大,往往因為疼痛、精神緊張,而不能很好進食和休息。所以,產婦在第一產程中應想想寶寶,放松心情,想像做為媽媽的偉大,注意吃好、喝好、睡好,按時排便和與醫(yī)務人員密切配合。飲食方面可吃些清淡的菜、肉(如青菜、排骨),多喝些糖水,以保證充沛的精力。因膀胱充盈對胎頭下降及子宮收縮有影響,因此,應每2-4小時排尿1次。(但如果是胎膜已破者應立即臥床待產)
第二產程,胎兒隨著強而頻的宮縮逐漸下降,當胎先露部下降到骨盆底部壓迫直腸時,產婦便不由自主地隨著宮縮向下用力,約經1-2小時,胎兒也就順著產道,從完全開大的子宮口娩出,從而結束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胎兒生下后,子宮的體積縮小,胎盤和包繞胎兒的胎膜(俗稱胎衣)就和子宮分開,隨著子宮收縮而排出體外,這時第三產程全部結束,約用5-30分鐘。
相信通過以上小編的介紹,媽媽們已經知道了有關的三個產程有關內容和相關注意事項。準媽媽們在讀了之后,一定要牢記在心中,這會對你的分娩過程有很大益處。畢竟,分娩時任何一個不注意或者一個小因素發(fā)生,都會發(fā)生危險,所以,,準媽媽們一定要仔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