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廳長公布郵箱 廣納妙計良方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聽民意納民智凝聚治污攻堅力量
“可以隨時給我發郵件,或者直接聯系我,跟我約時間面談、私聊、深度聊,我非常樂意。”近日,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征集意見座談會上,廳長于會文發布了自己的電子郵箱:schb666@163.com。
在座談會上,9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和媒體代表為四川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建言獻策。
推心置腹提意見,期待環境有改善
經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四川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優良天數比例為87.3%,同比增加3.1個百分點。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44.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6%。87個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達到88.5%,增加了6.9個百分點;10個出川斷面均達到國家考核要求。
“環境保護是一場持久戰,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地剝開,解決了一個問題還有下一個問題,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這很關鍵。”四川大學建筑與環境學院副院長劉敏認為,目前,全省的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提升,這與近幾年全省開展的專項督察、檢查等“雷霆行動”有很大關系。
她認為,有部分在短期內非常有效的“雷霆行動”后續可能會帶來反復問題、管理屬地問題、資金問題。“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這個是關鍵,還需要我們相關部門針對問題制定治根、治本的方法。”
同時,她還提出,一些環保科研技術和高校結合度還不夠高,沒有調動高校的積極性,這是今后需要加強的環節。
而在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時政新聞部副主任王兆看來,四川近幾年來水污染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碧水保衛戰對于老百姓來說,社會知曉度低,科普缺失。“建議采取有效方法,讓公眾知曉并參與,形成良性互動。”
四川省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資源和環境組副組長文安邦建議,進一步落實生態補償機制。
四川省家居產業協會會長蔣亞昆則希望,家居行業環保治理能持續改善,省生態環境廳可與其他部門共同牽頭,樹立家居行業標桿企業,加大指導服務力度。
此外,攀鋼黨委常委、副總經理李忠武以及四川和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小平等人,也從自己熟悉的領域提出了“接地氣”的意見。
誠意滿滿廣納諫,公布郵箱覓良方
“各位的發言既有苦口良藥,也有妙計良方;既有褒獎鼓勵,也有批評建議;既有宏觀戰略,也有微觀戰術,不乏真知灼見。”于會文表示,大家指出的問題一針見血,提出的建議切中要害。
于會文說,以前環境質量不好,老百姓批評一點都不客氣,不留情面拍磚。“現在,環境質量好了,老百姓的褒獎一點也不吝惜,真舍得點贊。”民調顯示,2018年,人民群眾對四川生態環境滿意指數達到了85.2。
而這與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始終堅持和發揚開誠布公、開門納諫的良好作風不無關系。
2016年底以來,四川省生態環境廳一直堅持把虛心聽取各方意見、調動各方積極性、動員全社會力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重要工作緊抓不放,并探索了一些有效途徑。
比如,建立專家委員會、成立咨詢機構、走訪省級重點實驗室、召開人大代表懇談會、與媒體記者面對面等。
“今天的征集意見座談會,效果很好。以后我們還會繼續堅持,優化調整,力爭進一步增強實效性,擴大影響力。”于會文說,他們面對面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堅持“沒有敏感的話題,只有群眾關心的問題”。
他承諾,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還將始終堅持和接受全社會的監督檢驗,并建立起長效機制:定期座談機制、“兩微一端”留言機制、聯系溝通機制。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