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發力林草生態體系建設在青藏高原育綠色森林
今年前9個月,青海省完成林草生態建設投資50.66億元,為年度目標任務的126.65%,再創歷史新高。完成營造林390萬畝、祁連山生態保護和建設綜合治理工程濕地保護69萬畝、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面積300萬畝,完成率100%。天然林及國家級公益林管護任務完成率100%。
“綠色發展離不開創新,一大批青海林草科技成果如今正加快產業化應用腳步,林草科技取得了豐碩成果!11月6日,青海省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曉南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今年以來,青海省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啟動實施沙區植被恢復、祁連山黑土灘治理、柴達木地區荒漠化防治、林業外來物種調查等重大科技項目的研究與示范。
拓寬林業生態建設融資渠道
奔騰不息的江源活水滋潤著中華大地、哺育著華夏兒女。青海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地處青藏高原和世界第三極,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地區之一,是極為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全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最早的省份,也是目前中國唯一的國家公園示范省。
被稱之為“生態大省、資源大省、經濟小省”的青海,在我國乃至世界的地位不容小覷,其生態地位重要而又獨特。
脫離創新發展的單純生態保護,無疑是無本之木。
為進一步拓寬青海省林業生態建設融資渠道,推動該省湟水規模化林場試點建設,探索吸引社會資本開展公益造林新模式,2018年起,青海省林草局積極與中國綠化基金會溝通協作,經大量前期工作,公益造林項目于2019年正式落戶省湟水規模化林場。
“青海省湟水規;謭鲈圏c不同于其他依靠國家財政資金投入的項目,是一個創新的社會融資項目,通過林業生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將為青海省林業生態項目建設開辟新的投融資渠道。”李曉南說。
如何理解“進一步拓寬青海省林業生態建設融資渠道”?
青海省探索出的一條林業生態“新路子”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