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7月各類理財產品收益升降不一 凈值產品表現亮眼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8-20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理財產品雖多,但誰也不是理財市場里的“常青樹”。剛剛過去的7月,各類理財產品的收益如何?誰漲誰跌且聽生財君道來。

  普益標準統計數據顯示,銀行理財產品7月的平均收益率為4.07%(剔除結構性產品、凈值型產品及外幣產品),較6月下滑4BP,具體來看,短期期限理財產品收益環比下滑4BP至4.02%,長期期限理財產品收益環比下滑3BP至4.19%。信托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為8.51%,環比下滑6BP。貨幣基金產品收益環比下滑22BP至2.40%;當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31%,環比上升15BP。7月,除P2P產品收益有所上漲外,固收市場其余各類產品收益均出現不同幅度下跌。

  從收益指數分析,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指數在2019年7月繼續下行,環比下滑0.83點,至95.76點。具體來看,短期期限指數環比下滑0.88點,至94.86點;而長期期限指數下滑0.71點,至98.19點。

  貨幣基金產品7月收益指數環比下滑6.72點至73.04點。信托產品收益指數環比下滑0.65點至99.44點,其中,短期限信托理財產品收益指數環比下滑0.90點至89.76點,長期限信托理財產品收益指數環比下滑0.54點至103.79點。P2P產品收益指數環比上升1.23點至78.36點。

  對廣大個人投資者來說,往往對預期收益型銀行理財產品較為熟悉,對此類產品的關注度也較高。數據顯示,2019年7月,預期收益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較6月環比下滑4BP至4.07%。預期收益型銀行理財收益指數也隨即下滑0.83點至95.76點,其中,長期期限指數跌幅相對較小,下滑0.71點至98.19點,短期期限指數下滑0.88點至94.86點。

  “今年以來,預期收益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維持下行趨勢不變,并逐步向4%收斂。伴隨籌建理財子公司的銀行數量增加,存量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逐步壓降,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已難回歸歷史高收益狀態!睒I內專家建議,投資者應加強對凈值型理財產品的了解,并在所持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到期階段,逐步提升凈值型理財產品投資比重,順應資產管理市場發展現狀,提升自身投資收益。

  那么,凈值型產品的表現如何呢?數據顯示,2019年7月,凈值型產品綜合業績基準為4.81%,環比上升19BP,較基期(2018年5月)下滑86BP,處于合理收益區間。凈值型產品綜合業績基準指數環比上升3.35點至84.83點。截止7月,商業銀行凈值化轉型逐步加速,已有4家國有銀行的理財子公司正式運營,并且,超過20家銀行處于理財子公司籌建、申請中。為提升凈值型理財產品競爭力,凈值型產品綜合業績基準短期或將維持4.5%以上水平,以承接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到期客戶,實現新老產品的有序轉化。

  此外,還值得關注的是貨幣基金。數據顯示,7月,貨幣基金收益環比下滑22BP至2.40%,同時,貨幣基金收益指數環比下滑6.72點至73.04點。金融市場經歷了6月末資金面緊張狀態,7月金融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帶動貨幣基金收益下行。此外,自7月起,剔除理財型貨幣基金產品后,再計算貨幣基金平均收益,因此收益環比下滑幅度較大。

  需要提醒的是,盡管P2P產品收益環比上升15BP至9.31%,收益指數相應上升1.23點至78.36點。但從監測數據來看,7月P2P收益的增長主要受中型平臺收益增長拉動,大型平臺與小型平臺收益均小幅回落。業內分析人士表示,近期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明確下階段將繼續推進P2P行業的風險出清,但短期來看,行業投資風險仍較高,平臺跑路、暴雷事件頻有發生,建議投資者謹慎投資。

  相比固收類產品的漲跌不一,權益類(股票型)基金指數收益率呈上升趨勢,具體來看,近1月平均收益率為4.84%,扭虧為盈;近6月平均收益率為24.45%,環比上升6.84個百分點;近1年平均收益率為3.17%,扭虧為盈。當月權益類市場收益指數89.54點,環比上升3.93點。

  7月大盤沖高回落,整月大幅波動,金銀等避險資產表現亮眼。雖然大盤月K呈下跌走勢,但權益類基金通過動態資產配置、擇時交易、久期及凸性等策略分散投資風險,7月收益轉正。相較個人投資者,專業化資產管理機構能更好的把握市場,充分利用投研經驗,在不確定市場環境中獲取beta收益,甚至alpha收益。

  “當前內外部政治、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增加,權益市場波動明顯加大,建議投資者合理進行資產配置,將所持資產分散到不同籃子,一方面,加大銀行理財等中低風險產品投資比例,另一方面,充分調研并擇時投資,在市場整體走弱時,及時避險!鄙鲜龇治鋈耸勘硎尽(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錢箐旎)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