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臨床醫院:辦成群眾最貼心最信任的中醫院
“要把人民群眾滿不滿意作為檢驗醫院工作成效的關鍵。”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黨委書記陳心智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部署會議上強調,要深刻檢視醫院診療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全力提升群眾的就醫感受。
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臨床醫院創建于1958年,是一所三級甲等醫療機構。這所擁有厚重歷史文化的醫院也曾一度陷入低谷。
近年來,該院在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主動求思、求變,將“辦成群眾最貼心、最信任的中醫院”作為奮斗目標。
一句理念凝聚人心
“‘醫道天德’口號提的好,這是人民的醫院,是黨給人民辦的醫院”。
不久前,86歲的患者崔廣榮,拄著手杖顫顫巍巍地來到該院黨政辦公室,表達了對該院外科醫護人員的感激。
崔大爺患有蜂窩組織炎,外科大夫李勇海建議其住院治療,并施藥膏排膿。由于病痛的折磨,老人行走不便,李勇海就扶著他去做檢查。住院那天,崔廣榮沒帶換洗衣服,兒女又不在身邊,沒人來送。外科值班護士幫他換上病號服,還將他換下的衣服洗凈晾干。住院期間,崔廣榮受到了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他非常感動,“醫生、護士就像自己的親人那樣貼心!
“強化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是關鍵!标愋闹钦J為,醫院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科研、醫療實力也不差,缺乏的是思想動力,對中醫藥文化沒有足夠的堅定和自信。
“醫道天德”是陳心智2013年提出的,‘醫道’是指從醫之道,‘天德’是對患者奉獻仁愛,卻不計回報之德。從那時起,該院將“醫道天德”作為醫務人員的行為準則。
在“醫道天德”理念的引導下,該院的醫療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每個患者都不同,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要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才能為患者提供貼心、周到的服務! 李勇海說。
一聲承諾讓患者安心
“藥品不好找院長,態度不好找書記。”這是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臨床醫院給就醫群眾的承諾。
該院院長作為藥品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把抓藥品質量當做頭等大事,并建立“巡視制度”,院長對出入庫藥品進行抽查巡視,實行“三級管理模式”。該院黨委書記把服務態度納入黨務工作責任制,建立禮儀化服務標準、窗口服務語言行為標準等,設置患者意見箱。為進一步暢通醫患溝通渠道,該院將院長和書記的手機號公開,患者可直接與院長、書記對話。
這一句承諾成了醫患之間的一座連心橋,溫暖了無數患者的心。患者王世杰說,自從走進醫院第一眼看到“藥品不好找院長,態度不好找書記”的承諾,心中就非常踏實,來到醫院就像回到自己家那樣安心。
6年來,該院廣大干部職工積極踐行著這句承諾,讓患者安心、放心,提升了患者的就醫體驗。這一句看似簡單的承諾,既贏得了患者的信任,也拉近了醫患之間的距離,更踐行了初心堅守與使命的擔當。
一次教育強化初心
“要努力把主題教育成效轉化成為民服務的強大動力”。
8月2日,陳心智在講授主題教育黨課時,講授了中醫藥人的“初心”和“使命”,這里的“初心”也指心里要始終裝著人民群眾,要深入挖掘中醫藥特色優勢為人民群眾服好務;這里的“使命”也指大力弘揚“敬佑生命、大愛無疆”精神,振興中醫藥事業的歷史使命。
陳心智在黨課中講到,黨員領導干部要走在前、做表率,要勇于擔當,勇于創新,讓人民群眾樂于感受中醫藥、使用中醫藥。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正是因為“初心”守得堅實,“使命”擔的牢固,才贏得了群眾的信任。
患者在增多,投訴在減少;服務在增加,問題在減少。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臨床醫院圍繞患者需求,把工作做到患者心坎兒里,越來越受到當地群眾的信任。
前不久,該院日門診量創歷史新高,達1800多人。該院建筑面積近5萬平米的新院區正處于建設階段,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和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項目的建設正在有序推進,醫、學、研協同發展,將為患者提供更加貼心、周到的中醫藥服務。(記者 許守年)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