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病房學校”自制香甜“月餅”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2日15時訊(通訊員 曾理)“我這塊青蛙月餅是豆沙餡的,這個黑黑的就是豆沙,黃色的是皮,聞上去就很香……”9月11日,在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新陽光病房學校”組織的中秋主題教學活動中,4歲的白血病小朋友豆豆(化名)一邊跟媽媽用橡皮泥制作“月餅”,一邊介紹自己的作品。
在傳統的中秋佳節到來之際,為讓在病房里治療的白血病患兒也能享受到節日的快樂,新橋醫院血液病醫學中心“新陽光病房學校”專門組織了這場以喜慶中秋為主題的教學活動,4個3至12歲的白血病小患者在家長的陪同下參加了活動。
“新陽光病房學校”中秋主題教學活動 醫院供圖
活動中,志愿者老師先給孩子們講了中秋節的來歷和節日期間將會進行的慶祝活動,還與孩子們進行了猜謎的游戲互動。特別是在手工制作月餅的游戲環節中,孩子們和家長一起動手用橡皮泥制作“月餅”,紅色、黃色、藍色、白色、綠色等等顏色的橡皮泥在孩子們的手中揉搓,就像真的在用面粉攪拌面團一樣,一點點揉勻、壓平,再用各種圖案的模具壓扣出一個個“月餅”出來。
小朋友樂樂開心地說道:“我這個是水果味的青蛙‘月餅’!”剛走進“教室”時還在哭鼻子的“樂樂”看到與媽媽一同做出來的“月餅”后,露出了天真燦爛的笑容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快樂。樂樂媽媽介紹說,今年3歲的樂樂于半年前診斷出白血病,在經歷了半年多個療程的化療后,因為治療造成的病痛,已經很難在孩子臉上看到這么開心的笑容了。這次能與小朋友們一起參加病房學校的活動,樂樂也是特別開心,希望他在治愈后也能健康快樂成長。
志愿者和白血病患兒和家屬一起做“月餅” 醫院供圖
據了解,該“病房學校”由新橋醫院血液科與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合作創辦。據新橋醫院血液病醫學中心副主任高蕾教授介紹,“病房學校”向3歲至14歲患兒開放,開設藝術、語言、社會、健康、科學和數學五大課程。“病房學校”項目總監王岸華介紹說,學校老師目前由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聘請的一位全職老師和重慶相關培訓機構的五六名志愿者老師擔任。平時每周3次授課,由老師到患兒病床旁輔導;周末有兩個小時的大班授課。老師在教學的同時,還要陪伴、撫慰孩子,幫助孩子認識疾病、更好地配合治療。
新橋醫院血液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曦教授介紹,白血病患兒約70%的會被治愈。但是,一般兒童白血病的治療需1年至3年,這段時間內,因為治療需要或免疫力低下等原因,患兒往往無法到學校接受與同齡人一樣的教育,可能出現人際交流困難等問題。“新陽光病房學校”的建立,旨在為患兒提供院內的教育性課程、個性化輔導和體驗式活動等,幫助孩子們解決因長期住院帶來的社會隔絕、心理壓抑及能力發展停滯等問題,使他們在完成治療后能順利地回歸學校、社會。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