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呵護資金面重啟14天期逆回購 股債市場迎機會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23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包括200億元7天期和8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分別為2.55%和2.70%,利率保持不變。由于無逆回購到期,央行單日凈投放1000億元。
需注意的是,這已經是央行連續第3個交易日開展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操作。市場分析指出,連續開展逆回購操作,央行意圖很明顯,就是通過投放跨季跨節資金,為季末資金面保駕護航。在這樣的呵護下,盡管資本市場此前出現波動,但在整體資金面穩定和高新技術產業業績向好的情況下,長期投資價值依然潛力巨大。
14天期逆回購重啟 季度資金面壓力緩解
9月23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開展7天期逆回購200億元,中標利率2.55%;14天期逆回購800億元,中標利率2.70%。當日無逆回購到期,實現凈投放1000億元。
此前9月19日和9月20日,央行開展逆回購操作時也啟用了14天期逆回購,兩天分別開展逆回購1700億元和1200億元,其中14天期逆回購分別為500億元和800億元。
這是時隔3個月后,14天期逆回購重出江湖,頻繁出現在公開市場上,旨在對沖稅期高峰、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維護季末流動性平穩。
上周,公開市場共有2300億元逆回購和265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到期,同時,央行共進行3200億元逆回購操作,開展2000億元MLF操作。此外,9月16日降準落地釋放8000億元資金。上周,資金流動性處于充裕水平,但由于臨近季末市場利率有所走高,DR001上周上行40個基點收于2.77%;DR007上周收于2.80%,較前一周上漲16個基點。
從流動性分層角度看,興業研究分析師郭于瑋表示,上周流動性分層現象整體與前一周稍有增大,R007與DR007的平均利差為15.83個基點,較上周上升3.62個基點。
自9月19日以來,央行已連續3個交易日投放14天逆回購,合計投放2100億元,意在緩解跨季期間資金面緊張的情況。央行持續護盤,資金面緊張情況有所緩解。截至9月23日11時45分,DR001下跌1個基點收至2.78%,DR007下跌6.28個基點收至2.74%。
東吳證券研報表示,央行重啟14天期逆回購,預計主要是維持跨季資金市場穩定,與6月中旬投放28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作用相似。
本周共有2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表示,在跨季背景下,預計大部分到期逆回購都將被對沖。從9月24日算起,距離國慶節還有不到7天,推出7天期逆回購的意義降低,疊加跨季帶來的資金面偏緊的因素,預計央行以14天或28天逆回購為主,這有利于拉長銀行負債端久期,資金面有望走穩。
資本市場短期波動不改長期向上趨勢
23日,A股市場有所調整,債券市場呈現窄幅震蕩。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跡象,打壓金融市場風險偏好,拖累亞太及歐洲股市下跌,A股亦受波及。然而,結合債市行情分析,短期流動性波動對資產估值的不利影響似乎也有所體現。
分析人士指出,從以往來看,流動性收緊時期,股債市場往往難有太好表現,仍需防范季末前流動性波動可能造成的估值壓力。不過,當前流動性收緊不具可持續性,其造成的沖擊應當有限。
10月初,流動性趨于回暖是較為確定的,由此可能帶來的機會值得關注。首先,全面降準釋放出了大量長期流動性;其次,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發力,9月實現凈投放的可能性不小;最后,9月是傳統財政支出大月,財政庫款將形成流動性投放。這意味著,到9月底,金融機構超儲規模有望明顯高于8月末水平。10月初,隨著季末擾動消退,流動性總量上升有望更充分地反映在貨幣市場資金松緊程度和資金價格走勢上。
分析人士指出,10月上半月資金面預計會比較寬松,資金價格有望明顯回落。屆時,股票及債券均面臨有利的資金環境。一般來說,在一年中,月末、季末、年中、年末時回購利率飆升的可能性更大。聰明的投資者不妨抓住這個“無風險”機會,嘗試薅一把“羊毛”。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