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票房與觀影人次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今年國慶長假7天,以《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為代表的獻禮影片不斷提升電影市場的熱度。據(jù)國家電影局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10月1日至7日,全國電影票房達43.86億元,全國觀影人次達11695.36萬,均大幅增長,增幅分別為129.81%和116.24%。
國慶檔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獻禮影片在電影敘事和類型化探索上的成功。其中,《中國機長》的表現(xiàn)尤為突出。《中國機長》以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的真實事件為原型,講述了“中國民航英雄機組”與119名乘客在萬米高空直面險境的故事。評論者認為,《中國機長》把更多的鏡頭聚焦于機組人員在面臨危難時的精神品格和職業(yè)操守,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災難片。
《攀登者》再現(xiàn)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登山隊兩次從北坡登頂珠峰,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塑造了英雄群像。
最受關注的無疑是《我和我的祖國》。影片選取了新中國成立至今的7個歷史瞬間,由7位導演創(chuàng)作7個故事,展示新中國的發(fā)展歷程。從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到1964年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再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行……“《我和我的祖國》里,你最喜歡哪個故事?”成為國慶期間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影片7位導演的年齡層分布于50后到80后之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電影語言和對時代的獨特感知,讓整部電影不僅在內(nèi)容上豐富立體,也讓風格更多元、更有層次。
專家認為,今年國慶檔影片的成功,充分體現(xiàn)出市場對優(yōu)秀影片的敏感度,證明了好內(nèi)容才有好市場的硬道理,也體現(xiàn)出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家國情懷的深刻理解。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