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師生將千年“非遺”工藝帶進小學課堂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24日5時56分訊(馮穎)“同學們知道扎染是怎么上色的嗎?知道扎染目前在中國哪個地方最出名嗎?知道哪種材質的布料才可以用于扎染嗎?”在九龍坡區第一實驗小學"扎染互動教學 弘揚傳統文化"的主題課堂上,來自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陳夢老師的提問把學生帶進了一個傳統獨特的扎染世界。
志愿者開展扎染教學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華龍網
志愿者開展扎染教學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華龍網
志愿者開展扎染教學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華龍網
為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踐行職業教育成果,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黨支部聯合重慶市九龍坡區第一實驗小學組織開展了"扎染互動教學 弘揚傳統文化"的主題活動,將“扎染”藝術帶進小學課堂,讓同學們近距離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這節充滿傳統氣息的課堂上,陳夢老師通過展示大學生優秀扎染成品、互動問答以及播放扎染宣傳視頻的形式地向小朋友們講授了扎染的基礎知識。
為了增加同學們的課堂體驗,陳夢老師還在課堂上向同學們示范了扎染的重要步驟“扎花”。她指導小朋友們用撮皺、折疊、翻卷、擠揪的方法為準備好的白棉土布“塑形”,再用橡皮筋將其纏扎成一截一截的。
在隨行重慶航天職院藝術設計系學生志愿者的幫助和指導下,九龍坡區第一實驗小學三年級一班的50多名同學們把普通的白布料變成了一串串"疙瘩,再將上好色的“疙瘩”裝進塑料袋密封,等待染料浸透。
孩子們展示扎染作品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華龍網
勒扎、涂染、固色、洗滌、解扎、擰干,經過耐心的制作,驚喜出現了。現場發出一片贊嘆之聲,“像煙花!”“像彩霞!”“像花海......”每位孩子扎染的圖案形態各異,五彩斑斕。扎染的藝術之美讓小朋友們驚喜不已,拿到成品后,同學們互相“曬”著自己的作品。
據悉,扎染是中國民間傳統的染色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扎染藝術起源于黃河流域,到了元代,扎染工藝在中原漸次衰微,但在西南一隅卻有廣泛的流傳。如今的扎染,在云南大理得到的完整的保存。2006年5月20日,白族扎染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的隨行老師表示,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沉淀下來的瑰寶,重慶航天職業技術技術藝術設計系師生應擔當起傳統文化宣傳與發展的先行者,將扎染藝術帶進小學課堂,既能開拓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也能讓讓“扎染”這朵千年之花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煥發生機與活力。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