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咪月子里13藥補
中醫食療是中國人健康體魄的“獨門秘籍”,產后這個關鍵時期更有著豐富的食療調補經驗。但并不是所有的食療用藥都適合新媽咪,也不是某一種食療用藥適合所有的新媽咪,都需要辨證考慮適應癥和適宜體質的問題,那么哪一種藥物適合你用于食療呢?
1.人參——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人參有悠久的歷史,是最具知名度的名貴補藥,東北人參以其顯著的療效馳名中外。一般分為紅參和白參,紅參是經過熟制的,藥性偏溫;白參則未經熟制,藥性較平和。
適應征:
產前身體素質較差或分娩時損傷消耗較大;渾身無力、頭暈昏沉、食欲不振、失眠多夢、心慌氣短等氣血虛癥狀明顯的新媽咪適合服用。
慎用提示:
體質較盛,沒有明顯虛弱表現,尤其平時有便秘傾向;產后惡露排出困難或疼痛較劇烈;感冒發燒或感染發熱的媽咪要慎服,必要時在中醫師的指導處方下服用。
注意!人參與白蘿卜或茶葉同服,則降低療效。
2.黨參——補中益肺,益氣生津養血
黨參作用類似人參,但較人參作用弱,藥性氣陰平補,甜味濃厚,是價廉物美的藥食兩用品。
適應征:
脾胃虛弱,消化功能不足,大便偏稀,免疫力差容易感冒,并有口渴的新媽咪宜服。
慎用提示:
飲食停滯,大便干燥或感冒初起時不宜單獨服用。
3.西洋參——補氣養陰,清火生津
來自北美洲的名貴參類中藥,現在國內大量引種,價格已漸趨低廉。藥性苦、微干、寒,較人參寒涼。普遍認為,服用人參易上火的人可以改用西洋參。
適應征:
體質偏弱且有易上火傾向;有產后虛弱、心悸乏力、飲食無味、口干舌燥、口舌生瘡等氣陰兩虛,虛火上炎癥狀的新媽咪適合服用。
慎用提示:
體內有寒或陽虛體質,表現有怕冷怕風、腹部冷痛、四肢不暖、大便稀溏、惡露不盡或感冒鼻塞流清涕、吐痰清稀的新媽咪要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