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怕黑父母怎么辦
當孩子出生以后就在不斷的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認識光明和黑暗,可能很多媽媽反應,在育兒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存在怕黑的情況,你的寶貝為什么會怕黑?你有沒有想過原因呢?又有沒有想過對策呢?孩子怕黑是因為與生俱來的心理恐懼,還是缺少必要的生存鍛煉?這些情況都需要父母考慮。很多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一定要開著燈才能入睡,那么寶寶怕黑 父母怎么辦呢?
假如家里停電了……
——可以在室內進行的適應黑暗的活動
因為生存競爭,原始人類鉆木取火,從此不再懼怕野獸與黑暗;因為希望生活得更好,人類發明了電和燈。如今,我們的生活已離不開電,如果大面積停電,城市將面臨癱瘓,夜間將漆黑一片。
家中意外斷電的情形完全有可能發生,萬一發生在夜里,不明就里的孩子會害怕嗎?如果從沒經歷過,孩子大多會害怕,還可能哭鼻子叫“媽媽”。但經歷過一兩次之后,特別是當他耳濡目染了父母的鎮定與正確應對,以后再遇到便能泰然處之了。
建議活動:來一次停電演習
步驟:
1.夜間,先悄悄關閉家里的電視、電腦等電器,模擬保險絲故障或漏電(安全起見,也可以用關燈來表示,只是注意不要讓孩子發現就是了),來一次“居室停電”。
2.爸爸或媽媽找到房里的寶貝,和他一起找手電或蠟燭。
3.找到手電或蠟燭之后,演示給寶貝看查找電路故障的方法,“啊!是保險絲斷了,我們換一根就ok了。”“原來是插座漏電了,看,推上漏電保護開關就沒事了!”“太好了,來電了!”
4.當然,除了自己動手之外,還可以電話求助物業或電力部門上門維修,你可以告訴孩子緊急維修的電話怎么打,在電話里怎么向接線員說明情況……
演習結束后,還要記得叮囑孩子,注意用電安全。
鏈接:
地球1小時
地球1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吁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個星期六的晚上8:30~9:30熄燈1小時,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環境的責任感。
短短的1小時,生活在黑暗中,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家做一些安靜的游戲,接著,秉燭夜讀睡前故事,讓孩子在沒有電視聲音干擾的氛圍中香香睡去。如此溫馨而甜蜜的活動,不妨每周固定那么一兩天,在家實行“早熄燈1小時”計劃,關愛地球、低碳生活的同時,讓孩子喜歡安靜、適應黑暗。
知道了寶寶怕黑 父母怎么辦,所以孩子怕黑的時候,父母一定要陪在身邊,告訴孩子黑夜是怎么形成的,而且還可以適當的通過以上的活動,來讓孩子慢慢的適應黑暗。如果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在黑暗里不能入睡的話,父母最好要陪在身邊,鼓勵他,讓他學會勇敢和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