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方法,讓寶寶愛上吃飯
孩子不愛吃飯在當下成了許多家長最為頭痛的問題之一,我見過不少為此憂心忡忡的家長,他們為了孩子吃飯真是費盡了心思,用盡了各種方法。吃是人的一種天性,它怎么可能需要費那么大力氣去讓孩子張嘴呢?這些做法可以幫你~
吃飯前
1、為孩子準備一套專用餐具
大人的碗筷、叉子不適合孩子使用。用又大又重的杯、碗盛滿果汁或牛奶,孩子會有壓迫感而影響食欲。兒童餐具比較適合孩子,可以帶孩子一起去購買,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餐具,以促進吃飯的興趣。
2、提早十分鐘通知孩子吃飯
若孩子玩得正高興時,突然被打斷,難免會有生氣、反抗和拒絕的心態,所以即使面對一個2歲大的孩子,也應該事先告訴他即將要做的事,然后給予他緩沖時間,將玩具收拾干凈,準備用餐。
3、少吃零食
少量多餐是最有利于孩子的飲食方式,但是正餐之外點心的份量不可太多,以免孩子到了正餐時卻吃不下。而且要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品當點心,不要吃“垃圾”食物。你想你自己要是下午4點才吃了一杯酸奶,1袋薯片,那么5點還會乖乖坐著吃晚飯嗎?
4、讓孩子一起幫忙
為了滿足孩子的學習欲望,吃飯前媽媽可以叫孩子一起來幫忙,如整理餐桌、擺碗筷等,這樣,孩子會充滿對用餐的期待,乖乖坐下吃飯的可能性也就提高。
5、換換烹調方法
孩子吃飯坐不住的理由,不一定在于菜的味道不好,有時是因為烹調的方式讓孩子無法接受。所以不妨經常換換烹調方式,清蒸啊、紅燒啊,讓寶寶有新鮮感。另外,大多數的孩子都喜歡色彩鮮艷的食物。
6、餐中多加孩子喜歡吃的東西
雖然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才可幫助孩子健康地發育成長,但也不可強迫孩子進食。可先以孩子喜歡吃的食物為主,再由少至多,漸漸加入其它的或新的食物,讓孩子接受各類食物,這樣可以發掘更多孩子喜歡吃的食物,只要飲食更富變化,孩子自然樂意安安穩穩坐下吃飯。
吃飯時
7、教會孩子用筷子,自主吃飯
不少吃飯坐不住的孩子都是由父母喂飯的,所以孩子三歲后,父母就可以教他學用筷子,學會自己吃飯,也容易坐得住。雖然開始弄得滿桌飯粒,臉上身上都一塌糊涂,但是這是必須有的一個開始。
8、飯桌上別責罵,逼迫孩子
吃飯時氣氛要輕松點,令孩子自在。媽媽千萬別為了讓他多吃一口而想方設法,甚至大動干戈。不要總是急著問:“你還想再吃嗎?”如果寶寶說:“吃飽了。”父母就別再強求他吃了。這樣,他才能慢慢體會出吃飽了是個什么概念。不會剛吃幾口飯就往外跑。
孩子的情緒和進食有很大關系,只有先解決孩子的厭食問題,才能解決進食問題,而厭食的根源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吃飯太斤斤計較了。催逼兒童吃飯是無益的,反而會進一步敗壞食欲,使之長期得不到復原。
9、讓孩子有饑餓感
孩子之所以不肯乖乖坐下吃飯,有時是因為他不餓。所以,要想辦法讓他有饑餓感。父母可以在孩子吃了幾口就跑開的時候,心平氣和地說“好了,孩子吃飽了”,然后把碗收掉,不要在乎他剩下多少。幾次下來,孩子就會知道不乖乖坐下吃飯就會餓肚子。這個方法聽著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父母首先要硬下心來,不能總擔心孩子餓,給他零食吃,那就適得其反了。
10、不要在各種食物間劃杠杠
不能說這個有營養要多吃,那個沒營養要少吃。有沒有營養要靠家長在做飯時調節。拿上桌的食品就要允許孩子自己選擇。對于孩子不喜歡吃的食品不可以用條件來威逼
吃飯后
11、吃飯有態度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吃飯”是自己的事情。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態度平淡,對于孩子的就餐情況吃多了不表揚,吃少了不批評,這個問題上始終平和愉快,讓孩子不再因為吃飯的問題而感覺有壓力。孩子拿起飯碗時心理上輕松,才有可能產生正常食欲。
內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