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營養豐富、養陰生津,掌握高產種植要點,收獲吃不完的蟠桃
蟠桃(學名:Amygdalus persica L. var. compressa (Loud.) Yü et Lu)是李亞科,桃屬植物桃的變種,葉為窄橢圓形至披針形,長15厘米,寬4厘米,先端成長而細的尖端,邊緣有細齒,暗綠色有光澤,葉基具有蜜腺;樹皮暗灰色,隨年齡增長出現裂縫;花單生,從淡至深粉紅或紅色,有時為白色,有短柄,直徑4厘米,早春開花;近球形核果,表面有毛茸,肉質可食,為橙黃色泛紅色,直徑7.5厘米,有帶深麻點和溝紋的核,內含白色種子。
蟠桃匍匐栽培,必須要有一套嚴格的規范技術,完整的管理體系,科學的農藝助施。否則建園后四到五年,許多問題就不斷的顯現出來了。樹齡達五年后已進入成齡大樹,最大的問題就是埋土越冬,出現干枝斷裂,結果枝組受損,遺留下大的創傷,給各類真菌性細菌病害創下侵染的有利條件,出現腐爛病,流膠病。輕則產量銳減,品質低下,經濟效益不高,重則植株死去,無經濟效益,逼迫刨樹毀園,這種現象大有實例,這是其一。另一種是:干枝斷裂后受大的刺激,基部徒長枝榮運而生,出現枝條無序競爭,遮蔭蓋陽,嚴重影響其它的枝組透風透光,結果部位外移上躥,嚴重摧殘干枝趨于下部空虛,枝條虛弱,出現有枝開花,枝上無果局面, 產量極端低下,失去建園的意義。
品種選擇
1.品種選擇:桃樹品種很多,中國就有800余個品種,加之從國外引進的不少品種,預計有桃1000個品種。各地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本地栽培的品種。并根據人力物力選擇早、中、晚熟品種搭配建園最為理想。
2.品種配置: 建桃園要突出品種特色,在優不在多。早優品種應占主導地位,要考慮成熟期排開,避免成熟期過于集中,才不至于造成人力物力緊張,價值波動。最佳配置是:早熟品種應該多一點,占全園30%到40%,中熟品種占到20-30% ,晚熟品種占第三位。具體操作還得以當地市場作定論。
3.授粉樹配置:桃樹自花授粉結果能力較差,必須配置好的授粉品種,才能確保座果良好,這是其一。其二是桃樹開花較早,花期 低溫晚霜也影響正常授粉。因此建園不得少于3至4各品種混合定植,還要選擇花期相遇品種。主要品種確定后,授粉品種按合理、等距相間配置,可按2:1或3:1 ,最多達4:1。
在種植之前,需要先將蟠桃樹苗的枝葉修剪掉一部分,這樣可以提高蟠桃樹的成活率。將樹苗放入定植穴中,用土回填,澆適量的水,壓實地面。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覆蓋一層地膜,這樣可以達到保濕的的作用,有利于蟠桃樹苗的快速生長。
施肥管理
在種植蟠桃的前三年之間,主要是以有機肥為主,每年至少需要施肥四到五次左右。等到蟠桃樹結果之后,為了減弱樹勢,需要增加鉀肥和磷肥的使用量,施肥則需根據蟠桃的生長期來進行。6月份期間,此時蟠桃已進入果實膨大期,膨大期大約會經歷40~50天,這一期間的前20~30天對于肥水的需求較少,相反后20天則需要大肥大水。
若果園采用的是水分一體化,則在同樣的肥料濃度下,前20~30天每天的滴水量保持在15分鐘左右即可,后20天需要40~60分鐘,可見是前期的2~3倍。而肥料可選用氮磷鉀沖施肥。若沒有水肥一體化,則可以分2次施入三元復合肥,第一次按全年施肥量的30%~40%施入,第二次在7月初施入或撒施,建議以高鉀型為主,75~100kg/畝。
病蟲害防治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