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也會得高血壓?能預防么?
耳朵貼近孩子的胸膛,就能聽到他的小心臟撲通撲通正跳得歡,心肌收縮舒張交替,就能產生壓力,將血液送遍全身,而單位面積血管壁承受的壓力,就是血壓。
雖然血壓是血液運行的動力,但絕不是越高越好,不僅很多心腦血管疾病都跟高血壓脫不開關系,腎臟和眼睛也是高血壓的受害者,總之血壓高了可沒好事。說起高血壓患者,我們可能會首先想到成年人和老年人,但有些孩子也會罹患高血壓,而且發病率還有提高的趨勢。那么,哪些因素可能造成孩子高血壓,又該如何避免呢?接下來就探討一下這些問題。
有很多疾病能夠導致孩子高血壓,比如腎炎、先天性多囊腎等腎病,還有主動脈狹窄先天性心臟病等等。高血壓也與遺傳有關,如果家族里有很多人都是高血壓患者的話,那么孩子也更容易患高血壓。不過這些因素家長都左右不了,應當尋求醫生幫助,所以這里就不再贅述了。下面重點介紹一些家長平時可以干預的地方。
控鹽
我們都知道,控制血壓就一定要控制“鹽”的攝入,這話沒錯,但不夠嚴謹。實際上,造成血壓升高的,是鹽中的“鈉”。鈉能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原因,是血液中過多的鈉離子能影響腎臟和循環系統,導致更多的水分進入血液,這相當于血管里額外增加了一些水。雖說血管有一定彈性,撐大一點還能夠容納得下這些水,可這些多出來的水自然也就讓血壓升高了。人體雖然能夠自行調節,排出多余的水和鈉離子讓血壓恢復正常,但長此以往,血管仍會因此受到損傷,導致不可逆的血壓升高。
因此, 我們需要控制鈉的攝入,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議,成人每天攝入的食鹽量應當在6g以內,大約一啤酒瓶蓋的量,其中約含有2.4g鈉,這是因為人保持健康也需要一定量的鈉,完全不吃也是不行的。
對還不到1歲的寶寶來說,食物味道并不會影響他們進食,而且母乳、配方粉、營養米粉等食物中均含有鈉,能夠保證寶寶的健康成長。如果這時候給他們的食物中加鹽,會給他們還沒發育好的腎臟帶來過重的負擔,甚至造成傷害。 因此1歲以內的寶寶,食物中不應加鹽,而對于1歲以上的寶寶,每天攝入的鹽也不要超過2克。而且,從小適當控制鹽的攝入,還有助于幫助孩子養成較清淡的口味,減少以后攝入過多鹽的機會。
需要注意的是, 含有鈉的不只是食鹽,很多其他調料,比如雞精、醬油甚至是醋里也含有鈉,因此烹調的時候要注意用量。而一些零食里的鈉含量更是爆表,比如下圖里某零食的營養成分表上,紅框中鈉的營養素參考值顯示,只要吃下100克該零食,一天內鈉的攝入量就當場超標了。
除此之外,腐乳、榨菜、腌魚之類本身很咸的食物自不必說,像火腿腸、午餐肉之類的加工肉類和某些烘焙的糕點,雖然吃起來可能不一定特別咸,但含鈉量也都不少。所以,千萬不要靠嘗口味咸不咸來判斷食物中的含鈉量,要看營養成分表。
另外,家里如果做飯的主力是老人,則要注意隨著年齡變大, 老人的味覺靈敏度常常會下降,導致無意中多放了鹽,這時可以使用控鹽勺作為參考。不過這里也要提醒大家,控制鹽的攝入是很有必要,但我們也無需精確到每做一頓飯都要掏出電子秤來稱鹽。只要有控鹽的意識,做飯時用控鹽勺作為參考,少放鹽、少放含鈉調料,選零食和食材時注意鈉含量就可以了。
體重
胖乎乎的孩子看起來確實挺可愛,但是如果體重超出正常范圍太多,達到了肥胖的程度,則往往會帶來各種健康隱患,高血壓也是其中之一。一方面肥胖會導致脂肪在循環系統中堆積,導致血流受阻,血壓升高。另一方面,肥胖者的呼吸道往往也會因脂肪堆積變得狹窄,導致睡眠呼吸障礙,而睡眠呼吸障礙也與高血壓相關。因此,家長應當關注孩子的體重和營養攝入的情況。
具體來說,家長應當定期測量孩子的體重和身長/身高等數據,繪制生長曲線監測生長狀況。如果體重有超出正常范圍上限的趨勢,就應當引起重視,幫孩子控制體重了。不過控制體重時,應當讓孩子多運動和改善飲食結構,避免攝入過多高糖高脂的食物,而不能像大人那樣餓肚子節食,以免影響生長發育。
運動
讓孩子多運動,可以增加能量消耗,使孩子更不容易超重,還能鍛煉心血管機能,更不容易發生高血壓,而且初發的高血壓,有時還能通過堅持鍛煉恢復正常。相應的,像看電視、玩電子產品這種需要長時間靜坐的活動,對孩子的健康則有不利影響。根據歐洲的一項研究,2-9歲的兒童每天看2小時電視,高血壓的風險則會增加30%。因此,應當多帶孩子運動。
睡眠
睡眠時間過少,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分泌一些導致血壓上升的激素,很多經常熬夜的人常會血壓高就是這個道理。因此,無論家長還是孩子,保持足夠的睡眠都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對孩子來說,睡眠不足還會影響生長素分泌,導致身高增長不足。
戒煙
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戒煙是很常見的醫囑,因為尼古丁會導致血壓升高,并危害血管。對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很多研究都表明,無論是出生前媽媽常吸到二手煙,或出生后常接觸到二手煙,都會讓孩子更容易患高血壓。再想想卷煙的其他危害,比如致癌、刺激呼吸道等等,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吸煙的家長還是盡可能戒了吧。
好在,多數高血壓的孩子,通過調整生活方式,血壓就能慢慢恢復正常。而且,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讓全家都收益。
附錄:
如果孩子符合下面說的情況,家長就要多關注一下了,這樣的孩子,往往需要在嬰幼兒時期就開始關注血壓。
- 孩子是早產兒
- 出生時孩子體重過低
- 孩子有先天性心臟病
孩子被診斷出腎病
孩子被診斷出腎病
還有下邊這些情況,孩子高血壓風險的風險也會增加,需要注意
- 家長有高血壓病史
- 孩子體重超標,肥胖
- 孩子有II型糖尿病,或空腹血糖高
- 家里吃飯高鹽
- 孩子吸煙或二手煙
孩子不愛活動
孩子不愛活動
如果孩子出現了下邊的癥狀,則有高血壓的可能,應當檢查
- 頭疼
- 眩暈
- 氣短
- 視覺受影響
疲憊
疲憊
另外,不管孩子是否符合上邊說的情況,很多高血壓防治手冊都會建議,孩子到了3歲以上,每次體檢的時候,都應當測量血壓以便觀察趨勢。
本文系網易新聞
- 標簽:唐山大地震照片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