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不要在草原露營過夜,不接近、不食用野生動物!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
衛生健康委員會7月5日晚發布通告稱,
該市烏拉特中旗確診一例鼠疫病例。
自7月5日起,
全市已進入鼠疫防控Ⅲ級預警期,
預警時間持續到2020年底。
7月6日下午,
北京疾控發出重要提醒,
去草原不接近、不食用野生動物,
不在草原露營過夜。
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
確診一例鼠疫病例
7月5日,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溫更鎮1名牧民,在烏拉特中旗人民醫院就診期間,經專家組確診為腺鼠疫病例。患者發病前曾在鼠疫疫源地內活動。目前,該患者已在當地醫院隔離治療,病情平穩。市旗兩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疫情防控,相關防控措施已落實。
專家提醒廣大公眾:
嚴格按照鼠疫防控“三不三報”的要求,切實做好個人防護,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1、“三不”:不私自捕獵疫源動物、不剝食疫源動物、不私自攜帶疫源動物及其產品出疫區。
2、“三報”:發現病(死)旱獺及其他動物要報告、發現疑似鼠疫病人要報告、發現不明原因的高熱病人和急死病人要報告。
3、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盡量避免去人群擁擠場所,去醫療機構就診或個人出現發熱、咳嗽等相關癥狀時要及時佩戴口罩。
4、若懷疑自己與病例有過接觸可向當地疾控部門主動申報,取得專業指導,一旦出現發熱、咳嗽、淋巴結疼痛、咯血或出血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
巴彥淖爾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0年7月5日
別在草原露營過夜!
北京疾控發出重要提醒
7月6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3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說,內蒙古巴彥淖爾確診1例腺鼠疫病例。
疾控部門提醒市民, 去草原時做好個人防護,不接近不食用野生動物,不在草原露營過夜。如出現發熱等癥狀應在就診時主動告知草原和野生動物接觸史,以助診斷。
請處于門診、急診和發熱門診的醫務人員注意掌握鼠疫癥狀和診斷標準,加強對患者的旅行史和接觸史問詢,做好準確及時的診斷和處置。
關于鼠疫,這些知識一定要了解
鼠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我國僅有兩個甲類傳染病,另一個是霍亂)。
鼠疫如何傳播?
病媒生物傳播、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
鼠疫是一種危害嚴重的烈性傳染病, 是由嚙齒動物和蚤類把鼠疫桿菌傳給人和動物的一種特殊的人獸共患病。鼠疫主要通過病媒生物傳播、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
在自然疫源地,病媒生物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 跳蚤是傳播鼠疫的主要媒介,寄生在染疫動物的跳蚤感染鼠疫菌后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
糾正一個誤區:鼠疫不僅是老鼠傳播的,自然界很多動物都可以感染鼠疫,尤其以嚙齒動物(鼠類、旱獺等)最為常見。
接觸傳播是指人在宰殺、剝皮及食肉時接觸染疫動物,或接觸鼠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時,病菌通過皮膚表面傷口或黏膜進入體內而造成感染。
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病人 在呼吸、咳嗽時釋放出的病菌可以形成飛沫而短時間懸浮于空氣中,此時他人吸入時也可造成感染。
鼠疫癥狀如何?
潛伏期短,開始時發熱畏寒頭痛等
鼠疫開始的癥狀與體征是無特征性的 發熱、畏寒、不適、頭及四肢疼痛、惡心、喉痛。鼠疫的潛伏期較短,一般在1~6天之間,多為2~3天,個別病例可達8~9天;肺鼠疫和敗血癥型鼠疫潛伏期較短,約為1~4天。
根據不同的感染部位和臨床表現可以將鼠疫分為 腺鼠疫、肺鼠疫、敗血癥型鼠疫和其他少見類型鼠疫。各型鼠疫患者如果不及時治療均會引起死亡, 尤其是肺鼠疫和敗血癥型鼠疫,病死率很高。
鼠疫如何防護?
注意個人衛生 少接觸野生動物
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做好各種傳染病包括鼠疫防護最有效的措施。如勤洗手,盡量避免去人群擁擠場所,去醫療機構或個人出現發熱、咳嗽等相關癥狀時要及時佩戴口罩等。
如果懷疑自己與病例有過接觸,可以進行自我觀察,或向當地疾控部門主動申報,取得專業指導,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
外出旅游時盡量減少和野生動物接觸, 不去逗玩健康狀況不明的旱獺,做好防蚤叮咬,通過使用驅避劑、減少軀體暴露,避免被蚤叮咬,不私自捕獵、食用野生動物。
我家有老鼠,會感染鼠疫嗎?
一般老鼠感染人類需要鼠蚤這個媒介,直接接觸病鼠也有感染的機會。如果你不在疫區,一般感染風險不大,不用太擔心。
但是若屋內老鼠較多,會引發一些其他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熱等的感染,建議做好室內衛生,消滅老鼠。
來源 || 科普中國
轉載及投稿 || 010-62969002轉8486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
- 標簽:唐龍東神傳之逆襲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