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健康宣傳周】七個好習慣做健康老人
日前
國家衛健委決定于
8月24日~30日
開展2020年老年健康宣傳周活動
今年的活動主題是
“ 提升健康素養,
樂享銀齡生活”
一起看看如何做健康老人
第一講: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1、合理膳食,均衡營養。
老年人飲食要定時、定量,每日食物品種應包含糧谷類、雜豆類及薯類(粗細搭配),動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類及奶制品,以及堅果類等,控制烹調油和食鹽攝入量。 建議老年人三餐兩點,一日三餐能量分配為早餐約30%,午餐約40%,晚餐約30%,上下午各加一次零食或水果。
2、適度運動,循序漸進。
老年人最好根據自身情況和愛好選擇輕中度運動項目,如快走、慢跑、游泳、舞蹈、太極拳等。上午10-11點和下午3-5點為最佳運動時間,每次運動時間30-60分鐘為宜。避免過量體育鍛煉。
3、及早戒煙,限量飲酒。
戒煙越早越好。
如飲酒,應當限量,避免飲用45度以上烈性酒,切忌酗酒。
4、保持良好睡眠。
每天最好午休1小時左右。如果長期入睡困難或有嚴重的睡眠呼吸暫停者,應當及時就醫。如使用安眠藥,請遵醫囑。
5、重視口腔保健。
堅持飯后漱口、早晚刷牙,合理使用牙線或牙簽;每隔半年進行1次口腔檢查,及時修補齲齒孔洞;及時鑲補缺失牙齒,盡早恢復咀嚼功能。
6、學會定期自我健康監測、定期參加體檢。
①定期自我監測血壓。高血壓患者每天至少自測血壓3次(早、中、晚各1次)。
②定期監測血糖。老年人應該每1-2個月監測血糖一次,不僅要監測空腹血糖,還要監測餐后2小時血糖。
③每年至少做1次體檢,以便做到疾病早發現、早治療。
7、保持良好心態,學會自我疏導。
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結合自身情況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體育健身、文化娛樂等活動。
一旦發現自己出現異常的情緒,如失眠、心情壓抑、郁悶、坐臥不安、對日常活動缺乏興趣、感到生活沒有意義等,要及時就診,請專科醫生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和藥物治療。
第二講:做好防疫,守衛健康
秋高氣爽,不少老年朋友計劃著外出游玩。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依然巨大,老年朋友在回歸大自然的同時,依然要保持警惕,做好防護。
1、個人防護不松懈
勤洗手,多通風,不摸眼口鼻。氣溫變化較大,要注意及時增減衣服,避免著涼感冒。
2、外出活動不聚集
避免到人群密集場所,暫停廣場舞、合唱、打牌、扎堆聊天等聚集性活動。
3、戶外運動應漸進
可以選擇在空曠場地進行健步走、做操等運動。疫情期間運動量相對較少,開始恢復戶外運動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4、佩戴口罩分場合
人群密集場所、醫療機構就醫、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和電梯、有發熱咳嗽等癥狀時要佩戴口罩。
5、防控措施要配合
配合管理方做好各項防控措施。關注權威機構發布的信息,了解疫情防控知識,不信謠、不傳謠。
來源:上海疾控
- 標簽:嬰兒哭鬧不止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