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抗疫紀實 | 化危為機
2020年初
新冠疫情突如其來
從聯防聯控到追蹤溯源
從嚴格篩查到生命救治
福建全省上下同心、共戰疫情
《福建抗疫紀實》
記錄小家大愛一線抗疫紀實
福建最美逆行者
2020年秋天,中國大地又一次迎來豐收。國慶中秋長假里,6.37億人次出行,向全世界釋放了中國持續復蘇的鮮明信號。
熙熙攘攘的背后,制造業、服務業、進出口齊頭并進,中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并在三季度實現累計經濟增速轉正。
來之不易的豐收,源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以及無數人堅持不懈的努力。
福建錦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尼龍纖維產銷的企業。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許多企業和這家公司一樣,在嚴把疫情防控“大閘”的同時,開足馬力,希望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進入九月之后,長樂織造企業的開機率持續上升,隨著經濟的復蘇,采購商、零售商的訂單數量也明顯增多。
為了這樣的完全恢復,年初以來,政府和企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之間,取得了艱難的平衡。
化危為機,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氣,更需要黨委政府的政策護航。
1月29日,福建出臺緊急措施,部署服務保障工作:涉及城市運行、疫情防控、群眾生活必需等相關企業加快復工復產。
2月5日,福建省出臺涉及金融服務、減輕稅費、降低成本、增產增效、重大項目建設、援企穩崗等六個方面24條措施。其中,今年上半年,福建省累計新增減稅降費345.92億元。一項項政策措施扎實落地,讓企業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有了充足的底氣。
而在這兩項并重的工作中,口罩是關鍵的保障物資。今年初,面對巨大的口罩需求量,不少企業響應號召,紛紛行動起來。
福建一批鞋廠、紙尿褲廠紛紛轉身制作口罩。而在火線轉產中,福建口罩產能快速提升,到4月初,口罩日產量已經超過2400萬個。
有了防疫物資的保障,企業也開始組織員工有序返崗。在復工復產過程中,由于信息和交通等原因,有些企業的工人無法順利到崗。為此,福建通過包機包車包專列,“點對點”為企業護送員工。
為了保障企業及時復工復產,福建還組織協調外省勞務協作單位,由當地人社部門統一組織員工體檢、統一接回到崗;采取“云招工”“共享員工”等各種辦法,幫助企業解決階段性用工不足的問題。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后,要如何全面推進復工復產、達產超產,加快經濟社會發展?
4月下旬,福建制定出臺做好“六穩”落實“六保”43條等系列政策措施,全面實施“八項行動”,即產業增產增效行動、困難行業和中小微企業幫扶行動、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行動、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行動、新老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擴大消費專項行動、招商引資專項行動、民生兜底專項行動,突出“抓兩頭、帶全局”,一頭抓優勢產業企業龍頭,發揮引領作用,一頭持續抓困難企業幫扶,推動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當生產端的復工復產進行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在市場消費端,一場化危為機的戰役也同時打響。為進一步提振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潛力,實現內需對經濟的有力支撐,福建省出臺《福建省促進消費行動方案》,從今年8月份起到明年3月份,在全省組織開展以“全閩樂購”福建促消費行動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六穩”“六保”任務的全面落實,有力促進了福建全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3月份以來,福建經濟穩步恢復,復工復產逐月好轉,前三季度,福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4%,在上半年增長0.5%的基礎上進一步回升;進出口總額破萬億元,同比增長3.8%;實際使用外資265.2億元,同比增長19.3%。
從寒冬到暖春,再到繁花似錦的盛夏、果實累累的秋天。福建的生產生活秩序正全面恢復,八閩大地生機勃勃,重現繁忙興旺的景象。
點擊下方視頻,觀看《新聞啟示錄》系列報道《福建抗疫紀實 | 化危為機》:
來源:福建新聞聯播
- 標簽:雀巢能恩奶粉上火嗎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