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啃指甲怎么辦?小習慣別拖成大問題
育學園
很多人覺得“啃指甲”不過是孩子的一個壞習慣而已,等孩子大了就好了。
真的是這樣嗎?
我猜這樣想的人,可能是他真的沒有見過一個咬禿指甲的孩子……
在門診遇到的案例中,不乏這種因為孩子習慣“啃指甲”而造成傷害的情況,令人心疼。
可能有的家長覺得,這種情況太極端,大部分孩子不會這樣的。
其實不然。
即使不至于“咬禿”, 啃指甲的過程也可能會導致細菌感染。研究表明:咬指甲的人的唾液里有更高的大腸桿菌濃度[1]。
因此, 就算孩子不至于“咬禿”指甲,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也應該幫助孩子改掉“啃指甲”的壞習慣。
如何幫孩子改掉“啃指甲”的習慣
與成人不同,一般來說孩子的指甲都會被修理得比較短,所以“啃指甲”通常與吃手一起發生。
孩子愛“啃指甲”,大多與好奇、無聊、焦慮、安全感不強等心理因素有關。
這種情況下, 建議家長可以采取讓孩子的小手“忙”起來,轉移注意的方法。
比如:
1 對于因負面情緒引起的“啃指甲”行為
家長可以給孩子多準備一些鍛煉手部精細動作的玩具,比如繞珠、積木、巧琴、多面體、圖形鑲嵌等。
當然,不是說把玩具給孩子就完成任務了,至少應有一位家長與孩子一起玩玩具等真正讓孩子的手“忙”起來,讓孩子在游戲中感受到快樂,從而緩解其無聊、寂寞、焦慮、安全感不強等情緒。
2 對于因好奇等引起的“啃指甲”行為
孩子單純的好奇,家長不妨順其自然,給孩子一些新的刺激,比如玩具、游戲、書本等,當孩子對“啃指甲”感到厭倦,或者對其他事物產生好奇時,自然會忘記“啃指甲”這件事。
除此之外,家長務必謹記:
- 不粗暴干涉或打斷孩子“啃指甲” ,比如打手、訓斥等。這反而強化了孩子的負面情緒,加深了孩子對“啃指甲”這件的記憶,更不容易幫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
- 如果孩子“啃指甲”的次數過于頻繁 , 指甲以及手指 已經發現有明顯的 受傷 情況,且孩子性格過于內向膽怯的話,就需要家長加以注意了。
家長最好能反思一下日常的育兒習慣,更加關注孩子的內心活動及心理需求;如果家長發現自己也分辨不清的話,建議帶孩子及時就醫。
關于改掉孩子“啃指甲”,你有什么妙招或者建議嗎?留言區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
1. Bayda
- 標簽:透視人生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