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嬰兒的肢體語言
很多媽媽反映在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照看寶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不僅是身體方面的,更是心理上的考驗。很多媽媽由于看不懂寶寶的肢體語言,所以總是會誤會寶寶想要傳達的意思。那么如何看懂嬰兒的肢體語言?相信不少媽媽在育兒的過程中都有這樣的需求,下面我們來看看具體的介紹:
亂揮舞胳膊又代表什么心情?
早在說出第一個字之前,寶寶已開始和外界溝通。他生來就具備了表達情感的“天賦”,甚至包括傷心和滿足這樣復雜的情緒。當爸爸媽媽迅速讀懂“嬰語”并回應他的需求時,寶寶內心會產生極大的安全感和親密感。
不過,這件事絕對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并不是每個寶寶都會發出包含相同意思的信號,有時候你得花上幾個月時間才能破解只屬于你家寶寶的語言密碼。當然,我們仍然可以找到一些較為通用的規律,在你摸索的道路上給你一點提示和信心。
表情語言
皺眉頭、吐舌頭、癟嘴……寶寶的面部表情來得快,去得也快,稍不留意就會錯過,尤其是和哭鬧相比,它們太易被忽視了。但是,如果你用心觀察,很快就能對這些表情熟悉起來:
扭過頭去
當寶寶把頭轉向別的地方時,這說明和爸爸媽媽的眼神交流已經足夠,需要休息一下。從兩個月開始,在寶寶感覺太累或者刺激過度時,都會主動要求“暫停”一會兒。有時候他們固執地把頭轉向另一邊,有時候玩玩自己的手指或者腳趾,他們甚至會大哭,為的就是從和成人的目光交流中消失一會兒。
怎么做?
新父母很容易對寶寶表現出過度的熱情,有時寶寶都已經表現出一點不耐煩,但這仍然不能阻止父母和寶寶聊天、逗寶寶玩的欲望。細細觀察寶寶,在他發出一些需要休息的信號時,尊重一下他吧,我們能做的就是耐心、安靜地等一會兒。放心!用不了多久,寶寶就會又一次熱切地看著你,而這時候你再和他微笑、和他做游戲就好了。
以上就是如何看懂嬰兒的肢體語言的介紹,所以為了能更好的照顧好寶寶,我們在育兒的過程中,最好是提前能了解一些寶寶的肢體語言,了解寶寶想要表達的意思,這樣才能更好的照顧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