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產婦心理陪護預防抑郁
“孩子又哭又鬧,每隔兩三個小時就要喂一次奶,自己根本沒有辦法休息。”從生完孩子的第八天起,林女士不時向家人流露出這樣的念頭:這樣下去,孩子肯定養不大,與其讓孩子和自己受苦,還不如早點離開。
這是典型的產后抑郁癥。“還好,她的家人及時發現。”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心理咨詢室副主任醫師戴王磊說,經過兩個月的心理咨詢,現在林女士的抑郁癥狀明顯好轉。
豬年,新一輪生育高峰帶來歡樂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抑郁”的氣息。有關醫生建議,孕產婦要注重專業心理陪護,同時家屬的鼓勵和開導也很重要。
抱著孩子老擔心掉下來
4月15日凌晨,一河南籍產婦從市區某醫院15樓跳樓自殺,留下遺書稱自己和孩子身體都不好,給家庭帶來了很大的負擔,為解脫而自殺(本報曾作報道)。“該名產婦的抑郁癥狀非常嚴重。”市區一婦產科醫生稱,“我們在工作中,有時候會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家人圍著新出生的孩子很開心,只有產婦一臉不高興,甚至連碰都不愿意碰一下孩子。這些都是產后抑郁的表現。”
市第三人民醫院產科副主任張紅萍醫生介紹,至少有超過半數的孕產婦出現過煩躁、過度焦慮、不安等抑郁情緒。張醫生曾經接觸過一個案例,一名婦女經歷了兩次試管嬰兒失敗后,第三次終于孕育成功。懷孕期間,該名婦女不是擔心孩子會不會畸形,就是擔心孩子能不能順利產下。生產后,看到孩子非常漂亮可愛,她不讓別人抱,自己抱又總擔心孩子會掉地上,抱著孩子站在窗戶邊,她又擔心孩子會掉出窗外。
過度的擔心和焦慮,讓該名婦女煩惱不已。最后在家人的安排下,她去找心理醫生治療。
孕產婦需專業心理陪護
市三醫產科副主任張紅萍稱,雖然婦產科醫護人員都有一些心理陪護知識,但遇到嚴重抑郁的產婦,也只能請專業心理醫生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