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產后并發癥新媽你得小心啰
很多媽媽認為把孩子順利生下來,就一切OK了。其實不然,新媽媽產后的護理也不能忽視,尤其是對懷孕期間患有妊娠合并癥的媽媽,因為妊娠合并癥在產后有可能轉為產后合并癥。因此,新媽媽一定要進行產后檢查,同時警惕一些產后并發癥的發生。
一品果:我是剖腹產,可以說我生個孩子自己吃了很大的虧啊,基本上該有的并發癥我都有了,因為寶寶頭大,我骨盆小沒法順產,直接叫我剖腹產,也沒說這些并發癥,只是拿了張單子在進手術前簽字,老公也沒來的及看,術后吃東西方面醫生也交代我們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之后因為肚子脹氣在肚子亂竄疼的半死,沒辦法插胃管,插過的才知道它是多難受,上吐下瀉那個難受啊…… 人從快生到生加上寶寶在住了半個多月。本以為沒什么事了,結果回家不到3天我的刀口流了脂肪出來,開始還以為是膿水嚇的家人半死,到醫院說什么脂肪液化,又在醫院住了幾天,好了之后回家,滿月了之后,肚子天天很疼,一直以為是腸子的問題,買了很多種腸子的藥,結果都沒用,人痛的飯吃不嚇覺睡不著,本身刀口又疼,哎!~別想多難受,后來去另一個醫院檢查,盆腔濃腫因為手術不干凈感染的!~又住院,天天打針消炎,差點又要做手術,你說倒霉不。 幸孕草溫馨提示:產后媽媽一定要護理好,不然會有你意想不到的并發癥。下面就等幸孕草帶大家去了解一下產后并發癥。
何謂產后并發癥 嚴格講,產后應該是沒有并發癥的,教科書上只有分娩并發癥。如果在分娩的時候處理適當的話,是不應該有并發癥的。但是如果孕婦有內科疾病,或者是有妊娠并發癥,那么它可能在產后會延續一段時間。比如妊娠綜合征,產后血壓可能持續升高,也可能恢復正常。產后的處理恰當與否還是很重要的。而有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后會變成慢性高血壓。 再比如妊娠,有的產婦在妊娠時出現的糖尿病,當分娩之后,有的產婦血糖就恢復正常了,而有的則糖尿病持續存在。當然這與妊娠是糖尿病的誘發因素之一有關。分娩并發癥不都是在妊娠期間就有跡象的,很多分娩并發癥是在分娩這個特定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的。 剖宮產可能引起的并發癥 孕婦如果自身情況允許,還是盡量選擇自然分娩。原因是不同的分娩方式,在產后出現的情況也有所不同。順產是最自然的分娩方式,對孕婦身體的影響最小。但剖宮產畢竟是一種手術,本身就有一定的風險,而且剖宮產手術也可能會引起一些并發癥。不管是用哪一種方式做剖宮產,都會在腹部造成傷口,手術中可能發生一些并發癥,如:子宮裂傷、、、大血管破裂而致大量出血、術后腸道粘連等。對胎兒也可能會有一定的傷害。
子宮內膜炎:產后細菌感染,是剖宮產最常見的合并癥。產程或破水時間過長,產時陰道檢查次數過多,或手術時間過長,開刀前孕婦有貧血、或開刀過程中出血過多,都容易并發炎癥。 切口并發癥:主要是切口細菌感染,傷口裂開。導致傷口感染及影響傷口愈合的因素很多,如:孕婦患有糖尿病或營養不良、貧血等;手術時間過長;選用的引流管或縫線的性質;切口縫合的技術;其他因素如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以前接受過放射線治療等,都會影響切口的愈合,一旦切口愈合不佳,就增加了切口裂開的可能。 手術后肺部的合并癥:如咳嗽、氣喘發作,或嘔吐太厲害。 泌尿系統并發癥:剖宮產后并發尿路感染的機率較多,僅次于子宮內膜炎。因手術時需要插導尿管,容易引起尿路感染,經尿液檢驗或尿液細菌培養,就可以確定診斷。 胃腸道并發癥:由于麻醉藥(全身麻醉)或術后止痛劑的使用,影響腸道蠕動功能,出現腸麻痹,發生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一般在24小時后隨著腸道功能恢復,癥狀就可以消退,如上述癥狀持續存在,腹脹腹痛加重,就需注意有腸梗阻的可能了,應及時處理。
血栓性栓塞異常:在懷孕末期或產后比較容易出現靜脈血栓的形成,下肢深部的血栓性靜脈炎在剖宮產的產婦當中比較容易發生。容易引起此病的危險因素為:肥胖癥、不能早日起床活動、產婦年齡較大、多胎經產婦。 敗血癥引起盆腔血栓性靜脈炎:有極少數的子宮內膜炎或切口感染會導致敗血癥,引發盆腔血栓性靜脈炎,剖宮產產婦的發病率要比自然分娩的產婦多,發病部位在盆腔的右側較多。 產后心臟病:產后心臟病是指分娩后心臟出現的不正常現象,如產婦感到心慌、胸悶、不能平臥、氣急等。一般在產后24~28小時最為明顯。產婦如在產前已有心臟病,心臟功能屬于一級的(即輕度心臟病),一周后會完全恢復正常。心臟功能屬于二級的(即心臟病在輕度勞動之后即有癥狀出現的)可能由輕變重,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心力衰竭。 導致產婦心臟發生變化的因素 因為隨著胎兒的發育生長,孕婦的子宮必然增大,使橫膈上升,將心臟推向上方,心臟的位置也就略向左移。在妊娠期間,心臟的工作量逐漸加大,心臟會略有肥大和心率加快。檢查時,可發現心臟的界限加寬,有的可出現雜音及早搏等。孕婦如能在產前做定期檢查,在醫生的監護下,輕度心臟病的孕婦,一般能適應這種改變而進入分娩期。
在分娩期則是對心臟負擔的考驗,因為臨產時每一次子宮收縮可將400~500毫升的血液從子宮排出,進入血液循環,增加心臟的負擔。當產婦在用力屏氣使胎兒娩出時,產婦血壓上升,肺循環的壓力加大,氧的消耗量增加而又得不到充分補充,這時產婦可出現青紫現象。
當胎兒娩出,胎盤排出,子宮驟然縮小,原來與胎盤建立起來的血循環也一下子停止,這時子宮內的血液突然都進入母體的血循環;另外,原來下腔靜脈受到子宮的壓力也驟然減輕,由下腔靜脈回心的血液大大增加;加上橫膈下移,心肺的位置也相應地回到了孕前的位置,這一系列的變化,一顆健康的心臟尚可勝任,但對心臟病者就往往是使病情加重的直接原因。如患有心臟二尖瓣狹窄的產婦,產后還可能引起急性肺水腫,患有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的產在婦產后往往會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
因此,患有心臟病的孕婦,必須在預產期前一個月住院待產,在醫師的監護下進行必要的用藥治療和合理指導。產后還需在院觀察一段時間后方可出院。
幸孕草溫馨提示:對于有產后并發癥的產婦,如患有肝病、心臟病、腎炎等,應該到內科檢查;對于懷孕期間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產婦,則需要檢查血和尿是否異常,檢查血壓是否仍在繼續升高;如有異常,應積極治療,以防轉為慢性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