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媽媽們如何預防產后抑郁
大多數女性都知道,十月懷胎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孕婦們要承受心理和生理上各項指標的變化,更要時刻注意自身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小編在此告訴大家,妊娠期是難熬的時期,但產后的疾病預防也同樣重要。因為,很多媽媽在產后易患產后抑郁癥。下面,就跟隨小編學習一下產后抑郁的預防知識吧!
孕育、分娩,產婦經歷了一個由女人到母親的轉變,生理、心理及角色等的轉變,易使產婦情緒波動而產生心理疾病。產后抑郁就是產后常見的心理疾病。有研究表明,國外產后抑郁的發(fā)病率為8%~50%,其中重癥抑郁的比例為8%~15%,而國內發(fā)生率大概在5.5%到17%左右。產后抑郁不僅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而且導致嬰兒的認知能力、情感、性格、行為障礙及家庭關系的不和睦。其多在產后2周內發(fā)病。產后4~6周癥狀明顯,多表現(xiàn)為疲乏、易怒、焦慮、恐怖和抑郁,流露出對生活的厭倦,有的產婦有思維障礙,迫害妄想、甚至出現(xiàn)傷嬰或者自殺行為。
產后抑郁癥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眾多的研究認為,可能與內分泌激素的改變、遺傳因素、心理因素及社會因素有關。
內分泌因素:妊娠后期體內雌激素、黃體酮顯著增高,皮質類固醇、甲狀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這些激素突然迅速撤退,黃體酮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腦內和內分泌組織的兒茶酚胺減少,從而影響大腦活動。
遺傳因素:遺傳物質基礎發(fā)生病理性改變,如染色體數目和結構異常,以及基因突變等均可發(fā)揮致病作用。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別是有家族抑郁癥病史的產婦產后抑郁的發(fā)病率高。
心理因素:孕期婦女的功能狀態(tài),在許多方面處于明顯低水平,如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和活力,以及由于身體健康問題而引起的功能受損,這些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產褥期,故對孕產期的各種刺激都可能引起心理異常,其中常見的心理應激有非計劃妊娠,對妊娠分娩的恐懼、擔心嬰兒健康、嬰兒性別、對母親角色的不適應等均可造成心理壓力,當心理沖突不能解決,可能導致產婦抑郁癥的發(fā)生。
社會因素:社會支持系統(tǒng)(主要包括丈夫的關心程度、家人對嬰兒及產婦的滿意度、產婦家庭的和睦程度、經濟能力、婆媳關系的和諧程度、產婦自己的工作取向和孩子照管情況)的缺陷是促發(fā)產后抑郁癥的危險因素。另外,產婦住院期間醫(yī)務人員對其的關心、治療、指導、隨訪等也是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
既然產后抑郁嚴重影響產婦的家庭和寶寶,產婦該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以避免產后抑郁的發(fā)生,對此我們有如下建議:
1.培養(yǎng)夫妻平等的特質,彼此尊重、體諒、欣賞其差異性。重建夫妻平等的社會價值觀。
2.強化彼此間的溝通(包括與丈夫、家人或其他成員等),多一點關懷、坦誠、傾聽和贊美,避免互相歧視。產婦產后應有一個安靜、舒適、生活方便的環(huán)境休養(yǎng),丈夫和家人要多給予飲食、情感上的支持,精神上的*,尤其是丈夫在此期要多付出些,給妻子創(chuàng)造一個心情愉快、適應妻子機體恢復的環(huán)境,順利地度過產褥期,也是全家人的幸福。
3.生育和養(yǎng)育是家庭事件而非女性一人的職責,故整個家庭每一個成員須調整自己,共同經歷角色轉換。
4.女性要在認知上不斷自我成長和自我突破,做個獨立自主的女性,認識自己的價值,并肯定其角色重要性。在照顧孩子的同時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抽時間作一次全面的體檢。
相信通過以上小編的介紹,媽媽們已經對產后抑郁癥的產生原因和因素有所了解,專家也提出了四大預防產后抑郁的方法。媽媽們千萬要保證母嬰兩方面的健康,在平時的小事上多加注意,不要小看產后抑郁癥,充分做好產后抑郁癥的預防工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