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疾病需要提早預防
“坐月子”是新媽媽產后恢復較為普通的傳統,老人們都認為,產婦身體虛弱,抵抗力差,需要細心調養,如果在月子期間調養不好很容易落下各種病根。這樣對以后產后的身體健康留下了隱患。婦產科專家說,在臨床上,不少產婦會出現貧血、多汗證、惡露不盡、產后風等常見的問題。主要產后注意調養氣血,可有效疾病預防。
產后貧血
醫學專家說,一些產婦由于在懷孕期間就患有貧血,或者是由于生產時出血過多引起的,此時產婦的身體變得更加虛弱,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產后貧血首先要注重飲食調理,比如多吃動物肝臟、海帶、紫菜、黃豆、菠菜等含鐵的食物。另外,傳統的還有“紅糖煮雞蛋”的補血食療方,這是因為紅糖內含有較多的鐵質、核黃素及鋅、錳、鈣、銅等多種微量元素。專家指出,一些中成藥比如復方阿膠漿也很適合產婦貧血,阿膠、紅參、熟地、山楂等,可助消化、補元氣、養氣血,在惡露干凈之后即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如果產婦產后出現嚴重貧血的癥狀,應及時就醫。
產后多汗
在懷孕期間,孕婦新陳代謝旺盛,容易出汗,但若產后依然大汗淋漓,持續不止,這被稱為“產后自汗”;如果睡覺后汗出濕衣,醒來即止,則被稱為“產后盜汗”。中醫認為,這均屬產后多汗證。不少婦女產后出汗多,多數是因為“產后氣血驟虛、腠理不密”所致,一部分人可在產后1周內自行好轉。如果后出汗量過多和持續時間長,需要就醫。專家指出,氣虛、血虛是導致產后多汗證的根本原因,因此可補氣養血。
產后惡露不絕
正常情況下,產后出血一般在三周以內可完全排盡。如果超過這段時間,血性惡露仍然淋漓不斷,就被稱為“惡露不絕”。產后惡露不絕,產后的氣血之虛,不能猛攻,要根據產婦的體制,若不分寒熱虛實,盲目進補只會適得其反。
產后風
產婦在產褥期內,出現肢體關節酸痛主要是因為產后失血過多,陰血虧虛,如果遇寒、遇風,則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淤滯而痛。專家表示,產后身痛的治療與一般風濕身痛不同,因產后氣血俱虛,雖挾外邪,但重在祛風散寒,兼祛濕邪。
產后婦女體力消耗過大,體制差,造成產后疾病多為氣血俱虛所致,要針對不同體制的孕婦及早預防。另外,產后還要注意保暖防風,避免居住環境寒冷潮濕。室內溫度宜在20℃-25℃,雖然產后多汗,身體處于潮濕,但也不宜捂得太嚴,要適當開窗通風,注意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