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時的實用寶典
反觀現代,各方面都進步太多,產婦受到的威脅相對減少,而且禁忌也隨著時間慢慢破除。唯獨不變的是,生產時體力的耗費、懷胎十月的身心改變,不管過去或現在的媽咪,都需要利用坐月子階段復原身體,迎接新生活的到來,也因此多數人仍舊相信坐月子做得好,可換來日后的身強體壯。
坐月子怎么吃?
有關坐月子期間的飲食真是一門大學問,基本上“均衡、營養、避生冷”是最主要的原則。如果媽咪產后因為活動力減少,食欲不佳,那幺不妨再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只需讓自己補充足夠的營養,但不致于“補”過頭,一個月下來體重直線上升。
1. 食物料理內容建議:基本上米酒、麻油、姜三樣材料,是坐月子期間最常采用的素材。米酒有活血、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但由于酒精對子宮的收縮有抑制的作用,會延長子宮收縮復原的時間,一般建議媽媽分娩一周內,最好避免食用含酒精類烹調的食物。
麻油含有大量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預防血管硬化,促使子宮收縮的功效。生姜具有健胃去寒的作用,可以促進食欲、增加新陳代謝。所以采用“坐月子三寶”,加以高營養價值的豬肝、腰子、雞、新鮮海產等等食材就可以變化出許多坐月子期間常見的補品。
如果平常就滴酒不沾的媽咪,也可以采不加酒的方式來料理,或是使用公賣局最新推出的米酒水。婦幼醫師中醫科中醫師莊雅惠建議,其實坐月子藥膳只需加少量米酒,目的是去除腥味、增加血液循環,并非一定要使用整鍋的米酒。
2. 產前先準備:莊醫師表示,由于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藥膳進補的方式、份量也會不同,最好是利用產前就請中醫師根據媽咪的體質,給予合適的建議,同時在產前就備好坐月子期間所需的中藥材,坐月子時就能輕松地處理各種食補藥膳。若不是很有料理概念的媽媽,可以至書店找找坐月子食譜,相信可以幫助你變化更多的吃法。
如果是自已做月子的媽媽,最好事先將材料分小包放好;煮東西時,每次可煮一兩天份,多的先冰冷凍庫,要吃時再重新燉煮;至于保鮮期短的食物,則事先將菜單寫好,請先生下班時幫忙采購,甚至也能寫好料理步驟,請先生下廚。
3. 均衡很重要:坐月子期間除了補品受到重視外,桃園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呂理政也表示,其它的食物攝取也很重要,每天都要有新鮮、當季的蔬果,才能吃得均衡,同時預防便秘發生。另外,因為攝取過多鹽份會影響水份代謝,所以太鹽或腌制類的食物暫時不宜食用。另因產婦身體較虛弱,所以太過生冷的食物例如:白菜、西瓜也建議暫不食用或少量食用。
4. 考慮少量多餐:產后媽媽多半時間都是在休息,或只是做做簡單家事,自然不是那么容易餓,所以可以考慮一天吃五餐或六餐,以少量多餐的方式來進食。
5. 水份的攝。簭膽言泻笃陂_始,媽媽就因為水份代謝差的關系,易造成水腫現象,坐月子期間即是希望讓水份好好排除,依循民間婆婆媽媽坐月子說法,認為如果媽媽一下子喝進滿肚子水,擔心松弛的肚皮形成小腹,所以建議口渴時,可以采多次小口方式喝水。
另外,有些婆婆媽媽建議,可以至中藥店購買觀音串來煮水喝,具有止渴的功效。如果喂母乳的媽媽,可分多次喝些湯湯水水的發乳食物,以增加乳汁。不過,莊醫師也強調,在中醫學里并沒有產婦不能喝水的記載,因此民間說法較無醫學上的根據。
6. 坐月子中心或料理外送:如果家中無人手可以幫忙,可考慮至專業的坐月子中心坐月子或訂購料理外送,讓別人幫你解決準備坐月子期間煩瑣的料理問題。
身體照顧很重要
媽媽生產之后,身體照顧也是坐月子重點內容,包括有子宮收縮、惡露排除、傷口復原、乳房護理、恢復體力,以及一般的清潔保養工作。
1. 幫助子宮收縮、惡露排除
2. 傷口復原
3. 乳房護理
4. 恢復體力
5. 清潔工作
6. 綁腹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