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母乳喂養注意事項
剛當上了媽媽的第一天起,我們就會有各種擔心,比如自己的奶水夠不夠啊,如果不夠的話應該怎么辦呢?所以,一些新媽媽會擔心自己的奶水不夠多,而過早的采取了混合喂養的方式。那么混合式母乳喂養注意事項有哪些?哪些情況下才需要采取混合喂養的方式,這是我們需要了解的。下面小編來給新媽媽們看看混合喂養的七大問題。
自己的奶水夠不夠啊?如何判斷母乳不足?一般情況下,當寶寶吸吮兩側乳房各5分鐘時已吃得差不多,如果吃飽后(約5~10分鐘后)小家伙還會輕松地吸吮一段時間以自我安慰,一切需要都得到滿足后,孩子將松開乳頭一般共需要15~20分鐘。有些吃奶速度比較慢的寶寶每次吃奶需要30分鐘左右,也屬正常現象。
很多新媽媽都對自己的母乳是否充足心存疑惑。其實,調查顯示真正母乳不足的發生率約為5% 以下。
怎么度過“暫時性哺乳期危機”?所謂暫時性哺乳期危機,通常的表現是本來乳汁分泌充足的母親在產后2周、6周和3個月時自覺奶水突然減少,乳房無奶脹感,喂奶后半小時左右孩子就哭著要吃,體重增加不明顯。
為了順利度過這個時期,有以下幾點建議供你參考:
1、首先母親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減少緊張和焦慮,保持放松和愉悅的心情。
2、適當增加哺乳次數,吸吮次數越多,乳汁分泌量就越多。
3、每次每側乳房至少吸吮10分鐘以上,兩側乳房均應吸吮并排空,這既利于泌乳,又可讓嬰兒吸到含較高脂肪的后奶。
4、寶寶生病暫時不能吸吮時,應將奶擠出,用杯和湯匙喂寶寶;如果母親生病不能喂奶時,應按給嬰兒哺乳的頻率擠奶,保證病愈后繼續哺乳。
一些新媽媽會擔心自己的奶水不夠多,而過早的采取了混合喂養的方式。哺乳能力是一個母親的天性,一般不會存在母乳量不足的情況,媽媽不用過分的擔心,更不要因此采取混合喂養的方式。如果母親喂養方法正確但母乳確實很少,可適當補充一些配方奶。補充的方法有兩種:
一種叫做“補授法”,也就是在喂完母乳后再補充其他乳品。其好處是可以避免新生兒在先吃了配方奶后,因為沒有饑餓感、不愿意吸吮母乳而導致母乳分泌進一步減少,同時也有利于刺激母乳分泌,保證孩子能得到一定的母乳。
知道了混合式母乳喂養注意事項,所以哺乳能力是一個母親的天性,一般不會存在母乳量不足的情況,媽媽不用過分的擔心,更不要因此采取混合喂養的方式。如果出現了暫時性哺乳期危機,引起這種現象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嬰兒體重增加迅速需要量增多,也可能是母親過于疲勞和緊張,或者是母嬰中有一方生病及母親月經恢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