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預防早產?
早產,將威脅寶寶的存活與健康!所以準媽媽們必須留意防范早產,萬一出現早產征兆必須立即就醫,而且越接近足月越好。然而當早產無法避免時,本文所提的因應之道您不可不知!
早產的定義
早產的定義為:妊娠21周以上、未滿37周的生產。通常是在此時發生規律有效的子宮收縮并且子宮頸成熟、擴張;1小時內出現6~8次子宮收縮,或20分鐘之內出現4次子宮收縮;子宮頸張開2公分以上、子宮頸成熟度(cervical effacement)80﹪以上;同時可能伴有早期破水。
早產難以防范 約僅有20﹪的早期子宮收縮需要介入安胎治療。
早產難以防范
→了解早產危險因子、加強早產兒照護為重點
在預防早產的立場,有醫師建議由自行監測是否發生了異常的子宮收縮。不過根據研究發現,約僅有20﹪的早期子宮收縮需要介入安胎治療,其余發生早期子宮收縮的通常在48小時內可以不需治療而緩解。
根據統計,早產的發生率約占活產胎兒的9﹪;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對早產的監測與安胎治療都進步發展的情形下,這個數據依然沒有改變,也就是說--早產是無法預防及完全治療的。
因此我們們僅能分成二個目標來加以注意,一是了解與早產相關的危險因子,二是加強對早產兒的照護。
造成早產的危險因子
早產的確切原因不明,可能的危險因子包括:
˙感染B型鏈球菌、披衣菌、念珠球菌、滴蟲感染等等。
˙低社經地位。
˙未規律產前檢查及不良的妊娠照護。
˙母親年齡小于18歲或大于40歲。
˙抽煙。
˙藥物、毒品:例如母親曾使用Diethylstilbestrol(DES)、吸食古柯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