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讓逆反寶寶合作!
寶寶長大之后,不僅沒有變的乖巧懂事,反而逆反的心理越來越明顯,對于這類寶寶,不是他不聽話,而是媽媽們沒有巧妙的應對。寶寶的逆反心理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只要媽媽們掌握方法,只需要一分鐘,寶寶從逆反變順從。
1、當寶寶做事磨蹭的時候,怎樣才能讓寶寶成為“行動派”呢?
表格督促法。要寶寶按時完成一件事情時,你可以嘗試用表格督促法。將孩子容易拖拉的幾件事列入表格,比如上床睡覺、收拾玩具、疊好衣服等,和他約定好表格的具體內容后,給孩子的表現一一打分。當孩子表現出色并且累計到一定分數時,可以給予獎勵,這讓寶寶更有動力去完成父母交代的事情。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畫下來,貼在他容易看得到的地方,對于寶寶來說還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呢!
跟他比賽。你也可以跟他比賽誰的速度快,偶爾玩玩這個游戲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新鮮的刺激。
2、當寶寶在就餐時間不愿意乖乖吃飯的時候,該怎么辦?
營造餐廳氣氛。寶寶坐不住有可能是因為周圍刺激物太多了,使得他容易分心,而且每天在家里一成不變的氣氛下吃飯,難免讓孩子感覺枯燥。媽媽可以主動讓孩子“點菜”,或者制作自己的菜譜,在餐桌上擺好一次性的紙碟子和餐巾紙,營造一點餐廳新鮮的氛圍。關上電視,遠離玩具,來一點輕柔的背景音樂,在這種環境中,寶寶也容易安靜下來。
把孩子不愛吃的菜變有趣。胡蘿卜和西蘭花是最有營養卻最讓孩子討厭的蔬菜,不妨試試這樣的小伎倆:“你看胡蘿卜的顏色多漂亮啊!”或者“幫西蘭花的綠頭發理個發吧?”媽媽也可以花點小心思,將飯菜擺盤得可愛一點,小熊頭像,或者色彩更豐富些,寶寶會開始期待每天的飯菜哦!
3、討當寶寶價還價“執拗”的時候,該怎么辦?
情緒上,理解;行動上,不讓步。讓孩子知道你理解他難受的感覺,但這并不表示你要對他的行為讓步、妥協。比如你對他說:“我知道你很想現在吃餅干。我也很喜歡吃餅干。但是我們只能在飯后把它當點心吃。”堅定你的立場,不論他怎么哭鬧耍賴都堅決sayno,孩子便知道這個方法是行不通的!
用行動做表率。如果你堅持孩子不收拾好玩具就不許看電視,那么重復無數遍這個要求肯定不如直接關掉電視來得有效。當然,收拾好后再讓他看電視會強化這個效果。讓孩子知道你是一個守承諾的人,那么他也會逐漸按你的要求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