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
寶寶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是每個父母們的心愿,為了少犯錯誤,在寶寶未出世前就對寶寶的育兒知識進行了一些了解,有的育兒教育的方式對寶寶來說確實有幫助,但是我們的父母們卻忽略了不僅只是育兒教育影響寶寶,還有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常見的應該算疾病了,但是除了疾病還有哪些因素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呢?下面小編帶您一起去了解一下:
一、成長環境因素
成長環境就包括了家庭、家居環境等。家庭的溫暖、家人的關愛都會有助于寶寶形成好的性格、品德和穩定的情緒。而居住環境也會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帶來一定的影響,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水源清潔等會使得寶寶身體健康,從而快速成長。
二、疾病
如果寶寶患有慢性心臟病、腎疾病、先天異常、嬰兒期慢性腹瀉等,這就會容易導致寶寶全身性發育遲緩。因為慢性感染病會影響寶寶的體重和身高的增長,而先天性疾病就會影響包阿伯的體格發育和智力發育。另外如果患有內分泌疾病,還會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著更突出的影響。
三、哺乳姿勢不正確,寶寶吸吮效率不高
準媽媽在進行母乳喂養的同時,還要注意不如的姿勢,因為母乳只能保證寶寶能獲取優質的乳汁,而哺乳的姿勢卻關系到寶寶攝取營養是否充足。在每次喂奶的時候,媽媽應該留意觀察寶寶是否有吞咽聲,又或者寶寶是否有正確地銜住奶頭。如果發現沒有,那就需要調整姿勢,盡可能讓寶寶吃飽。
四、喂養次數不夠頻繁
年幼的寶寶需要大量補充營養物質,因此一般都是建議媽媽要對寶寶進行少食多餐的是哺乳方式。而有的媽媽就以為每隔三、四個小時喂一次奶那就可以了,還有的媽媽更以為應該給寶寶制定一個喂奶時間表,只要按時喂養,那就可以了。其實新生兒應該平均每24小時喂奶10到12次,因為只有增加喂奶次數,才能增加寶寶對養分的攝取,也同時增進乳汁分泌量。
綜合上述,對于準爸爸媽媽們,在寶寶未出生之前,除了對寶寶的育兒教育知識有所了解,還有生活習慣中的點點滴滴都需要我們去注意,有時候不經意間的一個動作或是習慣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