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睡眠的特點及姿勢
我們都知道新生兒的各個器官和身體骨骼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新生兒的睡姿在一定的程度上會影響到身體發育的情況。母嬰專家指出,新生兒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證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我們需要密切關心新生兒睡眠的特點及姿勢,對于有利于身體發育的睡覺特點和姿勢,我們要予以引導,而對于不良的姿勢和特點,我們要予以糾正。
一、新生兒的睡眠特點
1、瞌睡蟲
足夠的睡眠是保證新生兒及嬰幼兒健康的先決條件之一。年齡越小睡眠時間越長,寶寶出生后數日內每天睡眠時間可達20小時左右,即除了吃奶、哭、排便外,基本上處于睡眠狀態。
2、生物鐘不規律
由于新生兒大腦功能的發育還很不完善,對白天和黑夜沒有什么概念,因此會把“生物鐘”搞錯,出現日夜顛倒的現象。
3、寶寶的“夜宵”
由于營養和生理需求,新生兒在夜間還需要多次喂奶。
4、不需要枕頭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是不需要枕頭的,因為新生兒的脊柱是直的,沒有生理彎曲,新生兒在平躺時后背與后腦自然地處于同一平面上,所以新生兒睡覺不需用枕頭也不會頸部肌肉緊繃而引起落枕。
5、睡夢中驚跳
3個月內的寶寶存在生理性驚跳現象,這是由大腦發育未成熟所致的正常現象,不需要處理。
6、夢游
寶寶在淺睡眠期有各種動作,如睜眼、吸吮、翻身、皺眉、哭啼、眼皮下的眼球來回動、四肢有時活動等,有時還會抬頭張望,但這些動作大多是無意義的。這時別以為寶寶已醒了,這是他身體睡了,腦子還醒著,這些動作未通過大腦皮層指令,是大腦皮層下的中樞活動的緣故,是正常情況。
所以,父母不要因為有一點動靜就給予過多的護理或關照,可靜靜地等待5分鐘以上,再做出反應,有時過多的呵護反而會打擾寶寶的正常睡眠,不利于寶寶的正常生理發育。
二、新生兒的睡眠姿勢
1、仰臥為主
正常情況下,大部分新生兒是采取仰臥姿勢睡覺,這種睡覺姿勢可使全身肌肉放松,對新生兒的心臟、胃腸道和膀胱的壓迫最少。
但是,仰臥睡覺時,因舌根部放松并向后下墜,會影響呼吸道通暢,此時應密切觀察新生兒的睡眠情況。
另外,長期仰臥也可使嬰兒頭部扁平。
2、監護下側臥
側臥位睡眠既對重要器官無過分地壓迫,又利于肌肉放松,萬一嬰兒溢乳也不致嗆入氣管,是一種應該提倡的新生兒睡眠姿勢。
由于新生兒的頭顱骨骨縫沒完全閉合,長期睡向一側,頭顱有可能變形。所以對于側臥睡的寶寶,家長應適時調整左右方向,以免造成偏臉現象。
另外,側臥時要注意不要把耳廓壓向前邊。
3、警惕俯臥
新生兒不提倡俯臥位睡姿,容易發生意外窒息。
不過俯臥也有好處,由于俯臥時腦袋沒有受到壓迫,更有利于大腦發育。俯臥時應該在家長的嚴密監護下,以防窒息。
4、提倡經常變換睡姿
新生兒的頭顱骨縫還未完全閉合,如果始終或經常地向一個方向睡,可能會引起頭顱變形,影響外觀儀表。
所以要經常為寶寶翻身,變換體位,更換睡眠姿勢。
5、防吐奶
為了防止新生兒吐奶,有時可以把新生兒的上半身適當墊高一點。剛吃完奶要側臥。
知道了新生兒睡眠的特點及姿勢,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證新生兒身體發育的正常,我們要了解新生兒睡眠的特點及姿勢,了解新生兒的發育常識,這樣的話,才能更好的保證新生兒的健康。同時,在選擇睡姿上,最好是多樣性,一般來說,寶寶還不會翻身的情況下,父母最好及時幫助孩子調整睡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