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因素會降低寶寶免疫力
很多媽媽為了提高寶寶的免疫力,總是做出這樣那樣的舉動,例如時常給寶寶洗手,讓寶寶吃一點抗生素,避免寶寶參與到人群中等。事實上,這些看似在保護寶寶的舉動實際上會打擊寶寶的免疫力,寶寶會因此更容易生病。究竟哪些行為會降低寶寶免疫力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濫用抗生素
不該使用抗生素時使用、選擇抗生素種類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不正確,都屬于濫用抗生素。
1、濫用抗生素首先會殺滅體內的有益菌,這些有益菌的存在能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從而起到防病作用。如果有益菌被大量殺滅,身體的防御功能就會下降。
2、免疫力是人體在與疾病斗爭中鍛煉和提高的,濫用抗生素就等于剝奪了提高免疫力的機會;同時,致病菌卻得到了鍛煉,導致細菌耐藥,最終陷入抗生素越用越多、越用越高級的惡性循環中。
二、過于干凈
講究衛生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度,不必過于干凈,否則寶寶接觸微生物的機會太少了,不能刺激機體產生抗體,寶寶反而容易生病。
1、家里的環境只需要干凈,不必做到一塵不染,更不用樣樣物品消毒。
2、寶寶適當接觸泥土、灰塵并不是壞事,媽媽只要保證寶寶玩過泥巴后好好洗手,不用小臟手抓東西吃就可以了。
3、撫摸身體健康的寵物、和寵物一起玩耍對寶寶來說都沒問題,媽媽不用禁止,但要注意提醒寶寶不要親吻寵物。
三、睡眠不良
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方式,也是保持正常免疫力的重要途徑之一。科學研究證實,睡眠不好的寶寶更容易生病;生病后求助于睡眠可以促進身體的恢復。
1、寶寶的睡眠時間需要有保證,雖然每個寶寶的睡眠時間長短會有不同,但大多數都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新生寶寶每天大約睡16-20小時;1-3個月寶寶每天16小時左右;4-12個月寶寶14-15小時;1-3歲寶寶12-13小時。
2、睡眠質量很重要,給寶寶創造一個有助于睡眠的環境;盡量少打攪睡眠中的寶寶;患有影響睡眠的疾病要盡早治療。
3、幫助寶寶養成規律睡眠的好習慣,即使在節假日里也應盡量保持這種習慣,不要讓寶寶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