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征兆"預示寶寶要生病
睡前煩躁不安、睡眠中踢被子、睡醒后顏面發紅、呼吸急促可能是發熱;若入睡前愛用手搔抓肛門,可能是患了蟯蟲病;患佝僂病的寶寶也常會在睡眠中啼哭,睡醒后大汗淋漓,平時容易激怒;而睡覺前后不斷咀嚼、磨牙,則可能是睡前過于興奮或有蛔蟲感染。
專家提示:
檢查被子和尿布等情況,如果沒有異常情況的話,則可能是發疹子、發熱或咳嗽。
4.呼吸改變
嬰幼兒呼吸系統處于發育階段,患病時易引起呼吸異常。
若寶寶呼吸變粗、頻率增加或時快時慢,面部發紅則可能是發熱;張口呼吸或常做深呼吸動作是鼻子不通氣的表現;呼吸急促,每分鐘超過50次,鼻翼扇動,口唇周圍青紫,呼吸時肋間肌肉下陷或胸骨上凹陷,很可能是患了肺炎、呼吸窘迫癥、先天性橫隔膜疝氣等病,家長切不可掉以輕心。
有時小兒不能平臥,身體發熱,咳嗽頻繁,常常提示患有支氣管炎;如果突然出現的咳喘伴哮鳴音,則常常是哮喘發作。小兒經常口唇紫紺、面色灰青,要提防心肌炎或先天性心臟病。
小鏈接
如何正確地數呼吸:
世界衛生組織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診斷寶寶是否健康的標準:在寶寶相對安靜狀態下數每分鐘呼吸的次數。
1)數滿一分鐘,每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如果將一呼一吸算二次呼吸就錯了。
2)發現寶寶的呼吸頻率大于該年齡小兒的呼吸頻率,應當反復數幾次,如果確實快的話應當及時就醫或咨詢你的醫生。
3)嬰幼兒呼吸發育不完全,胸廓活動范圍小,多呈腹式呼吸,因此觀察小兒呼吸時的腹部起伏運動,數的呼吸會更正確。
4)數呼吸應當在小兒安靜時數較正確,因為小兒哭吵、運動、進食前后呼吸均會加快,這時數的呼吸不能反映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