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降低患癌癥的機率
據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臨床不完全統計發現,哈爾濱市每年大約有200名兒童死于各種。對此專家建議,應培養孩子從小養成"綠色"的生活習慣,以降低患癌癥的危險。
有關專家介紹,"綠色"的生活習慣主要有三種方式:
一是自覺抵制環境污染。
兒童正處于身體的成長發育期,對外界環境侵害的抵御能力較弱,尤其是有些家裝中甲醛等化學性致癌物超標造成的嚴重污染。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七病房主任吳瑾介紹,裝修污染是兒童的致癌因素之一,近80%的白血病患兒家中近期都曾經裝修過,而且不少還是"豪華裝修"。
二是避免兒童被動吸煙。
專家介紹,近30%的癌癥死亡與各種形式的煙草接觸有關。尤其是兒童解毒功能不健全,更易受侵害,被動吸煙的兒童長大后患癌癥的危險性比未受煙草危害的兒童會增加。
因此,為兒童營造一個無煙的環境至關重要,家長要避免孩子在成長期被動吸煙的情況發生,并向孩子宣傳吸煙有害健康的常識,防治孩子過早加入煙民的隊伍。
三是避免兒童在陽光下暴曬,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紫外線可以引起皮膚惡性黑素瘤及其他類型的,而紫外線的主要來源就是日光。這家醫院主任尤艷介紹,幼年時期接受強烈紫外線時間越長,成年時期發生的幾率越高,因此她建議在日光強烈的情況下,家長應該指導兒童在涼爽的地方活動,同時用襯衫、太陽鏡和帽子遮蓋皮膚,每天上午10時到下午4時之間盡量不要外出。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