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勿亂吃藥
近日,一小女孩因為,嗓子痛,她的媽媽就趕緊找來了消炎藥、解毒清熱膠囊給孩子吃,誰知孩子的病不但沒有減輕,還出現了嚴重的過敏反應,于是連夜趕往醫院,又是化驗,又是輸液。小小的感冒倒沒有什么,可是這擅自用藥可把孩子折騰得夠嗆!有關資料表明近半年來,本市因父母自作主張給孩子用藥而造成嚴重后果的患兒是去年同期的5倍。伴隨著家長忙碌的工作和就醫的繁瑣,如今越來越多的父母習慣于在孩子生病后,自己到藥店買藥,按藥品說明書給孩子治病。
北京佑安醫院陳曉主任醫師分析:我國不合理用藥者約占用藥者的11%至26%;每年5000多萬住院人次中與藥物不良反應有關的可達250多萬人。其中擅自用藥、超劑量用藥、濫用抗生素、對新藥的過高期望都是導致不良反應的重要誘因。面對孩子的病癥,有些家長往往沒有經過科學嚴謹的診斷,而依據癥狀就給孩子服藥,往往會貽誤診治,加重病情;而更加嚴重的是雖然短時間緩解甚至掩蓋了癥狀,但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導致病情的進一步惡化。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近期就接診了一例甲肝患兒,父母一直以為孩子是患上了普通的感冒,只是在家里自行治療,服用了大量的抗感冒藥物,直到病情越來越重才到醫院就診,殊不知抗感冒藥物不但治不了孩子的病反而加重了孩子肝臟的負擔,孩子又患上了藥物性肝炎。
專家還分析:自作主張為孩子治病的父母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居住較偏遠地區農村的父母,因缺乏醫療衛生知識或經濟原因,很少在孩子發病后及時到醫院檢查。另一種父母與之相反,他們受過較高教育,在家中閱讀過大量醫療方面的書籍,在醫療、育兒等方面有豐富的書本知識,孩子生病后,習慣按自己的理解或藥品說明書,自作主張用藥給孩子治病。往往正是這些“家長醫生”的錯誤治療,延誤了孩子的病情,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為此,父母一定要科學、客觀地對待孩子的疾病,及時到正規的醫院進行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