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焦慮:寶寶會不會生病
對于媽媽來說,有一個聰明健康的寶寶是福氣,但自從有了寶寶之后,自己就沒有一天安心過,不管是寶寶在自己的眼前,還是寶寶在家人的照顧下,都無時不刻不在擔心寶寶會生病、會會意外。下面我們來看看媽媽的焦慮:寶寶會不會生病?
Lucy 今年33 歲,有一個5 個月大的“兔”寶寶。自囡囡出生之后,Lucy 就沒有一天安心過。月子里,她擔心囡囡的濕疹,又總是怕自己奶不夠,囡囡吃不飽,自己著急上火不說還派老公四處打聽、上網查詢。好不容易過了百天,Lucy 又開始擔心寶寶的發育指標是否正常,“體重達標嗎”、“身高夠嗎”、“大便正常嗎”……種種疑慮縈繞在 Lucy 心頭。最近囡囡不小心感冒了,Lucy 十分著急,吵著要帶寶寶去醫院,這次老公比較理智,征詢了有經驗的媽媽的建議,決定先在家觀察,畢竟囡囡這5 個月已經進出醫院4 次了……
咨詢師的分析
像Lucy 一樣,很多新媽媽特別害怕寶寶生病或者身體不健康,每天都緊張兮兮,搞得家人也疲憊不堪。這種狀況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新媽媽初為人母沒有經驗比較迷茫;另一方面,新媽媽大多都是晚育,加上受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特別關愛寶寶。其實,對寶寶正常的關心和呵護,有助于寶寶健康的成長;但是過度的焦慮則會影響到寶寶的發育,因為新媽媽的這種情緒會傳遞給寶寶,而且過分謹慎也會限制寶寶的生長。
給新媽媽的建議
心理教育:通過書籍、網絡、參加醫院或機構舉辦的培訓班學習一些育兒知識,讓自己有知識儲備,以免碰到問題過分慌亂,同時不唯書本論、唯專家論,苛求完美。
認知調整:調整自己的認知和心態,再可愛和健康的寶寶也可能會生病,這不是可以控制的,碰到問題不要總往不好的方面想,更不能“因噎廢食”。
社會支持:結交一些朋友,尤其是有育兒經驗的媽媽,新媽媽可以增長知識,同時也可以通過彼此交流疏解壓力,釋放焦慮的情緒。
以上就是寶寶會不會生病的介紹,所以我們自從有了寶寶之后,擔心寶寶的安全和健康是正常的,但如果過分的緊張的話,只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焦慮,所以我們要通過以上的方法來調整自己,從而保證自己更好的照顧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