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是避免嬰幼兒食物過敏的關鍵
(1)堅持母乳喂養
純母乳喂養最好堅持6個月,6個月以后還可以繼續母乳喂養到2歲。
(2)建議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
首先添加的是含鐵米粉,而不是蛋黃,尤其對于有過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孩子尤為重要。添加輔食必須一種一種地添加,每添加一種新的食物需要觀察3~4天,沒有不良反應再添加另一種新的食物。
(3)有過敏家族史的媽媽應避免致敏食物
有過敏家族史的孕婦,可以避免新生兒血漿中出現較高的IgE而導致各種變態反應性疾病。
乳母在哺乳期避免進食導致過敏的食物,以免引起嬰兒過敏。建議推遲斷母乳的時間,推遲添加奶制品、蛋、魚、堅果和豆類的時間,可以降低嬰幼兒發生食物過敏和減輕過敏癥狀。
對因各種原因不得不采用混合喂養或人工喂養的、具有過敏家族史的新生兒或小嬰兒建議開始添加配方奶時,首選部分或者完全水解配方奶,可有效降低食物過敏發生率或減輕癥狀。
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的孩子,如果對牛奶蛋白過敏,雖然可以選擇以大豆為基質的配方奶粉,但是有的孩子同時也會對大豆蛋白過敏,因此最好選擇深度水解的配方奶粉或氨基酸奶粉。
(4)嬰幼兒發生食物過敏建議去醫院免疫科做進一步診斷
去醫院就診可以確診過敏原,避免進食這種食物。家長在給孩子購買食物時,一定要檢查配料表中是否有引起孩子過敏的食物,外出吃飯同樣也需要注意食品、菜品中是否含有引起孩子過敏的食物。
(5)家長要學會食物替代法
為了避免過敏孩子發生營養不良,家長既不能盲目給孩子禁忌一些食物,同時也要學會采用其他的具有同樣營養價值的食物來代替致敏的食物。
(6)二手煙和三手煙的環境也是促發孩子過敏性疾患不可忽視的因素
為了減少嬰幼兒過敏性疾患的發生,要杜絕家庭二手煙和三手煙的環境,要減少帶孩子去這樣的公共場合。
此外,專家建議,對于食物過敏的診斷不可憑家長的主觀臆斷,建議及早帶兒童前往專科醫院接受嚴格監測。專業機構對兒童食物過敏的診斷包括詢問詳細的家族史及喂養史,皮膚點刺試驗和特異性血清IgE檢測。對那些特異性血清IgE檢測呈陰性的患兒,還可以進一步做斑貼試驗。
通過專業診斷和定期評估可以幫助家長了解兒童食物過敏的內因,確保兒童免受過敏癥狀的困擾。
隨著年齡的增長,部分兒童可能會自然脫敏,即對某種食物不再起過敏反應。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降低。例如,一項對嬰兒牛奶過敏的前瞻性研究表明,56%的患兒在1歲、70%的患兒在2歲、87%在3歲時對牛奶不再過敏,但對花生、堅果、魚蝦則多數為終生過敏。不過,當家長向兒童提供常引起過敏的食物時還是應該慎重。建議應從少量開始,無不良反應后再逐漸增加,以免舊病復發。
小編溫馨提示:預防是避免嬰幼兒食物過敏的關鍵。為了更好的預防嬰幼兒過敏的情況,我們要注意以上的事項。此外,家長還要密切注意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如哮喘、鼻炎等其他過敏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