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嬰兒的信賴感
一、滿足進食的需要
對嬰兒來講,餓了要吃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要。喂奶是對付饑餓的唯一辦法。應盡量采用母乳喂養,這不但在時間上可以做到隨時喂奶,縮短嬰兒等待的時間,而且母乳喂養可使母親與嬰兒肌膚相親,嬰兒邊吃奶邊享受母親的愛撫,更能體會到一種安全感與信賴感。如果選擇的是人工喂養,媽媽也要像母乳喂養一樣,抱住孩子,扶著奶瓶,不斷地撫摸孩子。要做到及時喂奶,如果孩子哭,在正常情況下,首先應視為是進食需要,要及時給他喂奶。如果孩子饑餓哭了,成人不及時喂奶就會使孩子缺乏信賴感。
二、滿足睡眠的需要
嬰兒在睡眠狀態時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大腦。所以,應讓嬰兒想睡多長時間就睡多長時間,并讓他自然醒來,不要中間叫醒。嬰兒睡眠室內不宜過于安靜,避免孩子一失去人為保持的安靜環境,就睡不好覺。嬰兒睡著時,成人可盡可以和平時一樣干自己后,也不需要頻頻換尿布,尿布換得太勤,不但會影響嬰兒的睡眠,而且會使嬰兒對尿布變得過于敏感,以致稍有臟濕便感到不自在。
三、滿足感官刺激的需要
嬰兒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視覺聽覺等刺激。除此之外,另一個微妙的刺激就是膚覺刺激,嬰兒喜歡被人輕輕摟拍、撫摸,這種肌膚交流,不但能使嬰兒感到莫大的安慰與滿足,而且還有助于嬰兒產生發自內心的信賴感。
四、滿足動作和語言發展的需要
隨著嬰兒年齡的增長、能力的增強,嬰兒對我外界的興趣會越來越大,需要也會越來越多,特別是對動作和語言發展的需要。嬰兒從出生到能獨立行走,各個年齡階段動作和語言的發展過程都不盡相同,但有一定的規律。父母應掌握自己孩子的發展速度,了解孩子在什么年齡段可發展什么,根據孩子動作語言發展的特點規律,及時加以引導,滿足孩子成長的需要。
五、滿足適應周圍環境的需要
嬰兒六個月左右開始認人,能分辨出生人和熟人,并對他們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反應。因此,切不可匆匆忙忙,讓嬰兒太緊張。如果嬰兒哭了,就說明他害怕,父母應耐心地等他慢慢習慣所處的環境后,再讓他與陌生人接近,逐漸學會和別人進行社會交往。注意幫助嬰兒建立初步的伙伴關系,應避免嬰兒對母親形成過度依戀。
六、滿足情緒和情感的需要
父母對嬰兒的啼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嬰兒啼哭,是在向成人訴說著什么,如果讓這種情況持續時間太長,嬰兒幼小的心靈就會產生極度的無助感,進而產生憤怒、失望等消極情緒。所以,父母要注意傾聽孩子的哭聲,設法了解孩子哭鬧的原因,是餓了、渴了,還是要睡覺,是什么地方不舒服,還是感到寂寞了,需要你的摟抱或撫摸,等等。
七、滿足學步的需要
嬰兒長到十個月左右,就開始試著邁步走路了。從這第一步開始,嬰兒就進入了一個新的成長時期。在這一時期,父母要用孩子的眼光審視家中的設施,將危險物品收撿起來,創造一個安全的活動場所,讓孩子自由自在的到處走動,隨便探索,任意玩耍。父母只需給予必要的保護。對嬰兒這一需要的滿足,不僅增強了嬰兒對成人的信賴,還有利于建立他們對自己能力的信賴。
成人適時,適度地滿足嬰兒的各種需要,為的是使嬰兒充分地信任自己和周圍世界。嬰兒的性格處于脆弱、稚嫩的階段,還承受不了種種失望所帶來的打擊,讓他們生活一個足以信賴的環境中,對良好性格的形成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