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化解孩子的100分情結
兒子從1歲起就非常喜歡玩早教機,可能是因為早教機那種互動的特性很有趣,現在
4周歲了,他依然樂此不疲地玩。兒子常常會向我炫耀:“媽媽,我得了100分!”我也會
毫不吝嗇地豎起大拇指:“你真棒!”
可最近一段時間,這個100分卻讓我非常地頭疼。每次做題目,兒子都希望是100分
。遇到有不會做的題目的時候,他就焦急萬分,如果做錯了,就大喊大叫,更過分的是一
旦有錯,鐵定要按“測試”鍵重新開始。盡管我從旁一再開導他:“沒事的,不是100分,
媽媽也喜歡你,不是每次都要拿100分的……”但這樣的話語對兒子一點作用都沒有,他
依然一次次地重新開始。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頭,該怎么“拯救”他的100分情結呢?
專家呼吁,現在的孩子從幼兒開始就要對他們進行挫折教育,只有這樣,才能讓生活
在優越環境下的孩子健康成長。想到這里,我決定嘗試一下挫折教育:
激勵自信
高爾基說過:“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情。”可是什么才是理智的愛、正確
的愛呢?兒子出生以來,家里6個大人圍著他一個人轉,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
活。過度優越的生活讓兒子養成了凡事都要求完美的習慣,一旦出現不好的狀況就放棄
或重來,其實是一種缺乏自信的表現。了解到這一點后,我便有意識地通過成人和同伴
的榜樣力量,以提高自理能力等方法來激勵兒子,讓他對做的事情有堅定的信心。
接受錯誤
仔細想來,兒子不僅不能接受非100分,即便平時做錯事的時候,我大聲地訓斥幾聲,
他也會狡辯:“我乖得不得了,媽媽你才不乖呢!”在兒子的心里,根本容不下錯誤,我想
這也是他為什么總是要得100分的原因。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要他在困難中學會接受錯
誤,并且明白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做正確。所以我平時在生活中教育的重點便轉為允許錯
誤的存在,并且有的錯誤犯下了也不是“重新開始”就可以解決的。
鍛煉毅力
兒子現在最缺乏的就是頑強的毅力,所以遇到困難就會選擇退縮,甚至大哭大鬧。
愛因斯坦曾說:“優秀的性格和鋼鐵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學更為重要。”因此,為了改
變孩子遇事就慌的狀況,我把教育的關鍵放在了通過適當地給孩子降低難度,激發孩子
的內在動機,最終有效地培養了孩子面對困難時表現出頑強的毅力。
控制獎勵
贊賞教育一直是我日常生活中教育兒子的主旋律。只要兒子有進步,我通常不吝嗇
表揚,口頭的抑或是物質的。久而久之,我發現給予過多的贊美之詞和物質獎勵,會使他
容易滿足,同時也讓他擔心失敗,害怕挑戰。所以,我應該適當地控制獎勵,讓兒子更多
地去享受成功后的心靈獎勵,而不是一味地期盼外界的刺激。
自從我對兒子實施了以上四大教育方法后,兒子果然慢慢地淡化了他的“100分情
結”,偶爾有不懂的題或不認識的字,兒子也能坦然承認并接受自己的不足。我發現,自
從兒子不再事事追求完美后,學習能力反而更進了一步,因為接受錯誤的同時也會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