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病勿進喂養誤區
在養育寶貝的過程中,喂養是媽咪關注度很高的話題。“民以食為天”,寶貝正處于長身體的時候,“吃”是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媽媽該怎樣喂養寶貝呢?
1. 寶貝生病了,更應該多吃東西,這樣才能“扛得住”
人在生病的時候,由于肌體內臟的原因,大都會出現食欲下降的情況。大人如此,孩子也不例外。即使是身體健康的寶貝,每一餐都可能會有不同表現。如果過于要求寶貝多吃,對他的消化器官和功能將是一個挑戰,強逼的態度有時還有可能促使寶貝。
解誤之道:
* 媽咪不要因為寶貝吃得少過于擔心。應該讓他的胃腸休息一下,等病好了他會主動吃東西的。不要大驚小怪或愁眉苦臉,那樣會加劇寶貝的心理負擔。
* 做些清淡可口、好消化的東西給寶貝吃。量不一定多。
2. 就得多吃蛋黃和菠菜
兒童最重要的預防、治療手段就是讓寶貝不要缺鐵。從人體吸收的角度說,食物中的鐵可以分成兩類——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血紅素鐵主要來自肉、魚、禽類,在人體內吸收率最高;非血紅素鐵主要存在于植物和乳制品中,易受膳食中其他成分的干擾,吸收率低,而且菠菜中的鐵含量也遠低于豆類、韭菜、芹菜等。
解誤之道:
*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肌體對非血紅素鐵的吸收。
* 要多吃些動物肝臟、瘦肉、魚等;不要只吃蛋黃和菠菜,黃豆及其制品、綠葉蔬菜、蘑菇、木耳、桃子、香蕉、核桃、紅棗也是不錯的選擇。
* 烹調時可以將肉類與蔬菜合理搭配,可明顯提高鐵的吸收率。
3. 寶貝拉肚子了,餓幾頓可以幫助清理腸胃
寶貝大多起病很急,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素迅速丟失,造成急性脫水。而寶貝丟失相當于體重5%的水分,即可出現脫水癥狀(精神萎靡、口渴,煩躁、無力、尿量減少、皮膚彈性差等);超過15%就會出現抽搐、,危及生命。另外,禁食也易發生而影響體重增長。
解誤之道:
* 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
* 6個月以下吃母乳的寶貝繼續母乳喂養,但應增加次數,媽咪少吃脂類食物。
* 人工或混合喂養的寶貝,在奶中加相當于平時2倍的水。
* 已經吃輔食的寶貝可吃些易于消化、富含營養的食物,如稀粥、爛面條、魚末、蔬菜、水果等。
* 在腹瀉停止后的半個月內,還應每天給寶貝加一餐,以彌補腹瀉期間損失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