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均衡“吃”出聰明寶寶
很多媽媽都認為自家孩子營養均衡,但事實上,均衡的膳食應該包含來自五大類營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廣泛食物品種,而不是僅局限于其中的幾種。
營養均衡對寶寶的作用營養均衡是寶寶生長發育的基礎寶寶正處于生長發育的旺盛期,膳食中營養物質的均衡與否對他們非常重要。由于寶寶生長迅速,新陳代謝旺盛,他們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比成人多,如果供給不均衡,就可能會影響其生長發育,而且還可能使抵抗力降低,易患疾病。
營養均衡可減少營養性疾病發病均衡的營養可促進體格生長和智力發育。營養不足可導致生長遲緩、體重不增,甚至發生營養障礙和缺乏;營養過剩則又可能導致肥胖、糖尿病等小兒“富貴病”。
根據中南美洲所做的6 歲到10 歲兒童智力商數與營養之間關系的研究發現:對于營養不良、矮小、貧窮的這組幼兒追蹤結果,他們平均比對照組的智商低下有二十幾點。而對于矮小、貧窮的幼兒這一組若能提供足夠營養給小孩,智力商數競可提升達九點之多。如此可見,營養不均對于智力發育影響相當深遠。
如何保證寶寶營養均衡?
在孩子的幼年階段,為了保證讓他吃得好,攝取和享受多種食物帶來的營養,媽媽們應注意:
1.適時增加輔食嬰兒從出生4 個月起應開始添加輔食,6 個月起逐步增加輔食的數量、濃度和品種。6 個月的嬰兒可以吃軟飯、泥狀和半固體食物,也可以吃一些肉、魚、蛋等動物性食物,并幫助嬰兒補充微量元素;8 個月的嬰兒可以吃“手指”食物,如手指餅或其他低糖低鹽餅干等;12 個月的嬰兒就能吃一般家庭的普通食物了。
TIPS :隨著嬰兒年齡的增長,輔食喂養的次數應該增加。6~8 個月每日應喂輔食2~3 次,9~11 個月增加到每日3~4 次,12~23 個月時可適當增加一些其他食物,如水果、帶花生醬的餅干等等,每日1~2 次。
2.適時增加硬食有些父母擔心嬰兒沒有牙齒,咀嚼能力不強,經常給嬰兒喂一些稀飯、面湯、米粉之類的食物,這些食物對于嬰幼兒來說,不是不能吃,只是所含水分多,能量低,不含鐵、鋅、鈣等營養素,長期這樣食用,勢必造成嬰兒營養素缺乏。
TIPS :要為嬰兒提供理想的食物,就必須改進烹調的方式。如:做稀飯時少加水,做面湯時混入固體食物(豆、肉、蛋、菜等),以增加稠度;同時還要盡量保證每日攝取適量的乳制品、深綠色蔬菜、橘紅色蔬菜、水果、植物堅果(豆、芝麻、花生)、脂肪、糖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