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走路的相關常識
每個事物都會成長,更何況滿是活力的寶寶們,他們厭倦了翻身,厭倦了爬,然后渴望走路,肉嘟嘟的小腿不再滿足于父母或是床的懷抱,他們更希望自己走,看著他們踉蹌的腳步。既是開心又是擔心,那么寶寶在學習走路期間,父母們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有些爸媽看見別人家的寶寶已經能夠走路,恨不得自家的寶貝立馬健步如飛,以顯示自己的寶寶體魄強健,聰明過人。于是便根據自己的想當然,賣力地訓練起來。其實,開步不宜過早。因為寶寶身軀各個部分的骨骼都處于快速生長階段,雙腳什么時候能直立、開步,是有個體差異的。國內外專家都認為,有的寶寶10個月就能走了,有的滿周歲了還走不好,都屬正常現象,完全用不著擔心。
一周歲之前的嬰兒期是寶寶感覺調整的階段,這種調整過程的需要多少時間沒有劃一的標準。所以,對于寶寶何時能開步走,應該耐心地等待,順其自然。專家們反倒建議,與其急著教寶寶早點學會走路,倒不如讓寶寶多多練習爬行。專家說,爬行能夠有效訓練寶寶的大腦。調查數據顯示,爬行少或者爬行不足或者沒有經歷爬行的寶寶,等到寶寶活動中的身體上半部和下半部會不自覺地對抗,容易發生感覺統合失調癥,比如視覺和聽覺的不協調,視覺和動作的不協調,聽覺和動作的不協調等。到一歲左右時,可有意識地讓他和比他略為大一點的小孩一起走走玩玩
學步”不是學步車的主要功能
學步車有不少功能讓人青睞于它,比如,把寶寶放進學步車里,任其縱橫馳騁,放心好啦,絕對沒有發生摔倒的可能性,再怎么磕磕碰碰,也不會傷到寶寶一根毫毛,非常安全。
不過,請不要忘記,世界上是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的,學步車有許多優點,但是并不具備“能有效培養寶寶的走路能力”這一優點。如果是僅僅是為了寶寶學走路而專門去買學步車,那么,請你還是省下這筆錢吧。四平八穩的學步車剝奪了寶寶體驗平衡的機會,影響寶寶平衡能力的提高。另外寶寶的骨骼很嫩,可塑性大,長時間坐在學步車里也容易導致羅圈腿,爸媽不能圖省事而把寶寶長時間放在學步車內。更何況,在學步車里的寶寶仍有翻倒的危險。
寶寶學走路注意環境的安全性
當然,保護寶寶,不讓他們意外受傷是爸媽的職責,注意學習走路環境的安全性是必要的。我們可以在寶寶的活動場所鋪上發泡塑料墊。萬一寶寶摔倒了,不至于摔傷。我們也可以給寶寶戴上填有緩沖材料的帽子,預防因頭部觸地而使大腦受到震蕩。還應該把家具的棱角用海綿或其他軟性材料包裹起來,把熱水瓶藏起來,把刀具、銳器鎖進櫥柜……
寶寶會在跌跌撞撞中逐步成長起來,會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經驗、總結經驗,一步步走向成功,我們即使不教,他們也會自行摸索前進,學會走路。
讓寶寶自己學習走,對于他們的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對于他們樹立自信,在未來正確面對人生的艱難困苦,戰勝困難,有著重要的意義。讓寶寶們的人生就從學習走路開始吧!加油,寶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