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幼兒智慧的嫩芽
對于寶寶來說,天生都有好奇心。科學家培根曾經(jīng)說過:“好奇心是幼兒智慧的嫩芽。”所有的寶寶在外面都喜歡到處看、到處摸,這是寶寶認知世界、探索未知、增長見識的方式。但是很多家長由于不掙錢的做法扼殺了寶寶的好奇心。
好奇心的成長價值
增強寶寶的求知欲,促使寶寶熱愛學習
寶寶對世界的認識是從好奇心開始的,身邊的世界是那么陌生、新鮮和神秘,這是促使他探索世界的原動力。寶寶只有對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才能從學習中體驗到快樂,吸收知識并主動學習。
促進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想象力的形成
有研究證明,智商超群、成就不凡的人動力來源大都是對知識的新鮮感,即好奇心。一個富有好奇心的人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樂趣,這種樂趣又激勵他不知疲倦地去探究未知的領域。寶寶的一些奇思怪想往往蘊藏著不可預測的創(chuàng)造潛能,這是他日后自強不息的動力源泉。
扼殺寶寶好奇心的常見做法
好奇心是寶寶與生俱來的智慧種子,是自然賜予寶寶珍貴的禮物。嬰幼兒期的寶寶好奇心還處在萌芽狀態(tài),需要爸爸媽媽小心地珍惜與保護。
1.父母直接用標準答案去固定寶寶的思維
“媽媽,窗簾外面晚上會有什么?”“爸爸,地面上這條黃線是干什么用的?”針對寶寶的這些提問,很多父母會直接告訴寶寶答案。其實,寶寶有自己獨特的認知方式,也有特有的言語與數(shù)概念,如果你反問寶寶:“你認為呢?想一想,為什么?”“你能想出來這種原因,真讓我吃驚。”這樣才能激發(fā)寶寶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2.父母與孩子的興趣大相徑庭
童心里裝滿自然界的奧秘,寶寶對動植物感興趣,需要表達愛和獲得愛,更期待家庭和諧。而一些父母對超市、時裝、化妝品、香車、美食感興趣,喜歡當著孩子的面和伙伴們一起談論購物經(jīng)驗并炫耀自己的“戰(zhàn)利品”。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在火車和飛機上隨父母出游的寶寶或神情呆滯或焦躁不安,因為他們的好奇心已被那些人為的商品占滿,這樣的寶寶往往脾氣很大,自控力差,很難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