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是寶寶學習外語的獨家“秘門”
寶寶學習外語的秘密有哪些?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長,能比其他的孩子優秀。0-3歲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只要有必要的語言環境,寶寶能毫不費力的學會好幾種不同的語言。相反,缺乏成人的交流,他們什么也學不會。所以母嬰專家指出,交流是寶寶學習外語的獨家“秘門”。

很多移民國家的孩子從小就能說至少3種不同國家的語言;如果父母來自不同的國家并且堅持分別給寶寶講不同的語言,寶寶就會用兩種語言分別和父母交流。
華盛頓大學語言與聽覺科學系教授帕特麗夏·庫爾對兩組9個月大的美國嬰兒進行了測試。第一組與講中文的成人呆在一起,玩玩具、說話。經過12次的相處,這一組的寶寶們學會了識別中文語音。而另外一組只與英語接觸的嬰兒則無法識別母語之外的另一種語音。同樣的實驗用錄像帶播放中文課程取代成人說話,小寶寶們便什么也學不到了。
從上面的事實和實驗我們知道,寶寶學習外語能力非凡,但缺少了感情聯絡,錄音機播放的教學內容對他們來說無異于吸塵器發出的噪音。小人學大人,才是寶寶學習外語的獨家“秘門”。
所以,學習語言對于嬰兒來說,重在有這樣的語境,重在有人使用這種語言和他交流。如果家庭成員中沒有外國人,那么讓嬰兒學會外語的辦法就是雇一個外國保姆或者外國老師,讓他們單獨交流和相處。當然,如果家庭中有任何人掌握了一門外語,也可以堅持用外語和寶寶交談,同樣也能達到目的。另外還有一些優秀的外語早教機構或者英文國際幼兒園,再確保里面有老師采用純外文教育的前提下家長把寶寶送到進去,也能確保他能學會外語。
除此以外,觀看外語動畫片、聽錄音帶根本就沒有辦法達到同樣的目的。也許有的寶寶通過死記硬背能記住一些單詞和兒歌,但他們卻沒有辦法用這種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也無法用這種語言和別人交流。但他們把背下來的一點點詞句說完以后,就會啞口無言了。所以說,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懂和學會,由于平時不試用,背下來的單詞也會很快就忘記了。
大部分中國家庭還沒有請外教或者進入國際學校的條件,因此也不必用動畫片和復讀機來揠苗助長。在寶寶0-6歲的時候,還是讓他們多花些時間去玩,把寶貴的時間用在學習更有用的知識上面。至于為了升學考試的外語學習,可以等到孩子上小學了,報個外教班或者鼓勵參加英語角增加交流機會來幫助他學習吧。
母嬰專家提醒:交流是寶寶學習外語的獨家“秘門”。所以對寶寶來說學習外語并不能靠死記硬背填鴨式的教育方式,而是應該重視語言的環境。因為只有通過真正意義上交流,才會讓寶寶知道外語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