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漿成分不明小女孩乳房發育
除了食用催熟雞肉,蜂蜜這種常見的營養品也是導致的原因。首兒健高生長發育中心每天都要接待三四名生長發育出現問題的孩子。
首兒健高生長發育中心門診史定平醫師介紹,經常碰到青春期發育提前到六七歲的小女孩。追問她們的飲食習慣,才發現很多孩子媽媽經常給孩子吃蜂王漿。有個孩子從出生后,媽媽每天喂奶的時候就愛在里面摻蜂蜜。認為,有些成分不明的蜂蜜、蜂王漿里含有激素類添加劑,結果導致孩子的乳房開始提早發育。
史醫生提醒,現在市場上有很多成分不明的補品,里面含有激素類、蛋白類的添加劑,這些很有可能導致體內性激素分泌失常。所以,家長不應該讓孩子過多食用花粉制劑、雞胚、蜂王漿等補品,飲食上盡量以天然蔬菜、肉類為主,選擇超市里標注“綠色食品”的天然食品。平時要保存避孕、豐胸等美容化妝品,以免孩子誤服誤用。
家長注意
應隨時觀察孩子發育
家長如何才能盡早發現孩子提前發育的問題呢?醫生告訴記者,很多孩子性特征出現后,第一身體反應是“躥個兒”。孩子剛開始個頭長得高,家長還在沾沾自喜。醫生則指出,家長應隨時留意孩子身體出現的變化,當生長速度明顯加快時,孩子往往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家長在平時就應該養成給孩子記成長日記的習慣,定期觀察孩子的身體、記載身體變化和成長速度。如果發現孩子生長每年超過6厘米,則應立即帶其看兒科或內分泌醫生,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四類外因導致兒童提前發育
什么原因導致兒童發病率上升呢?醫生分析,引起兒童性早熟的原因與下面四種外界因素有關:
1.環境污染。現在大量洗滌、農藥、塑料工業向環境排放的物質及其分解產物,可產生一些有害的環境類激素污染物,這些污染物通過水源、食物、皮膚吸收,影響體內的分泌。
2.攝入含有性激素的食物或藥物。現在不少家長將人參、蜂王漿、花粉、雞胚、蠶蛹等含大量性激素的物品給孩子長期服用,就是這些補品導致體內雌激素分泌失常。
3.媒體信息的刺激。電視、電影、報刊等與性有關的內容比以前顯著增多,有的媒體上還刊登有各種聲訊電話,網絡中隨時還可以接觸到黃色信息,還有一些成人網站,兒童接觸多了耳濡目染,會過早刺激心理,最終使他們提前產生性早熟。
4.避孕藥和化妝品導致性早熟。因家長沒有妥善保存,兒童不小心誤食誤用家長使用的避孕藥或豐等含雌激素的特殊用品。
名詞解釋
1.性早熟
醫學專家認為,女孩8歲以前,男孩9歲以前,出現與年齡不相應的第二性征就叫性早熟。
女孩身體特征:周期性、乳房增大、陰毛腋毛生長等,并伴有體格發育,如身高、體重、骨骼的增長的現象。
男孩9歲以前出現以下特征可診斷為性早熟:男性性成熟的標志是男性生殖器發育為成人型和男性第二特征的出現,如睪丸陰囊增大,陰莖增長變粗,出現陰毛、胡須、腋毛,聲音變粗且低沉,喉結變大,身材長高,甚至出現陰莖勃起、排精現象等。
2.真假性早熟
性早熟分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真性性早熟又叫完全性早熟,它是指青春期提前建立在“下丘腦垂體”成熟的基礎上,有第二性征出現,并且男孩有、女孩有排卵現象。
假性性早熟又叫不完全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只有乳房發育、陰毛發育或者月經來潮現象,并無性腺發育,無排卵現象,無生育功能。
3.性早熟如何治療?
首先要解除患兒及家長的心理負擔,詳細解釋性早熟發生的原因和早期治療的必要性,注意保護兒童,避免受到身心傷害。
如果確認性早熟病因的,要針對原因進行藥物治療。
相關新聞
昆明六歲女童來過5次月經
曾有媒體報道,昆明一個年僅6歲的女孩小青(化名)已經來過5次月經。
了解到的數據令人吃驚,該院小兒女性科現在每個月接診類似于小青這樣性早熟的兒童超過100余例。
由于是獨生子女,小青被全家視為掌上明珠,尤其是爺爺奶奶更將愛全部集中在小青身上。每天必定弄出許多食品給她吃,其中就有各種補品和增高長智的口服液,平時還燉藥膳雞給孫女吃,每周保證兩三次。
半年下來,小青胸部開始隆起,月經也隨即來潮。
天津
1歲半女孩提前發育
天津市兒童保健所的門診來了一名1歲半的小女孩。
據小女孩的媽媽說,她發現孩子的乳房有硬核兒,而且陰道還有出血現象。
診斷結果令人出乎意料,這名年僅1歲半的小女孩已經開始了乳房發育,并出現了月經初潮。兒保所醫生說,這是她接診的最小年齡的性早熟患者。
經診斷,一種豐是造成小女孩性早熟的“罪魁禍首”。原來,孩子的母親使用了一種豐,孩子母親在哺乳時,豐乳霜被孩子部分吸收。
因為豐乳霜內含有大量的雌性激素,激素的刺激作用使小女孩成為年齡超小的性早熟患者。
美國
大豆雌激素也“催熟”
美國食品與醫藥管理局(FDA)的兩名科學家曾向新聞界公布了一項實驗結果:豆類食品中含有一種叫黃酮類物質,而黃酮具有類似雌激素作用,可能導致女孩性早熟,抑制男孩的性發育。而美國大約有 25%的嬰幼兒正使用豆奶替代母乳喂養。
攝影/本報記者 馬曉娟
本報記者馬曉娟報道 在近日舉行的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會研討會上,、兒童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等醫療單位內分泌學專家紛紛表示,現在來醫院門診診斷性早熟的孩子越來越多。
根據近兩年的門診量統計,大約比十年前增加了3至4倍。不僅如此,這些孩子出現青春期性特征的年齡越來越低齡化。與十年前相比,現在的孩子們發育提前兩到三年,孩子們“急切長大”的趨勢日益明顯。
性早熟原因非疾病引起
兒童性早熟是指青春期發育初始年齡提早。女孩8歲以前出現明顯性的乳房發育,男孩9歲之前就已經、嗓音變得低沉等第二性特征,就被認為是性早熟。
記者近日走訪了北京兒童醫院青春期發育門診、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首都兒科研究所內分泌科。各大醫院的內分泌專家們一致擔憂,通過近年來的門診量顯示,青春期提前發育的孩子比十年前增加了3到4倍左右,而增加的部分孩子,性早熟都是由非疾病原因引發的。
大城市性早熟兒童約為3%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伍學焱指出,兒童性早熟原因主要分疾病和非疾病兩種原因。目前根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我國兒童性早熟率約為1%,在某些經濟發達的城市大約是3%。近年來雖然國家沒有具體的調查數據,但從門診量上看,這個數字呈明顯上升的趨勢。
北京協和醫院、兒童醫院十年前門診中看性早熟的孩子,占內分泌科門診量不到10%。但根據近兩年統計,性早熟患兒已上升到了20%以上,并逐年增多。
四種非疾病原因導致性早熟
醫生表示,引起性早熟主要有兩類原因。第一類是由遺傳、中樞神經異常等引發的純病理性的。但從目前醫院的門診量來看,引起兒童性早熟的主要原因是非疾病原因。
非疾病原因主要有四種:飲食不當、兒童的母親使用化妝品、不良圖片刺激和環境污染。 飲食上,孩子平時經常吃含激素類食品,如含激素催熟的肉雞等。另外,有的孩子平時看電視,經常瀏覽網站上一些色情圖片,受到刺激后也會影響生理變化。
“門診中有個五六歲的小女孩來月經,就是因為她媽媽使用了豐乳霜,通過皮膚接觸,把化妝品中含有的雌性激素傳導入孩子體內,導致性特征提前出現。這種例子在門診中太多了。”伍學焱醫生對記者說。
50%被調查女生月經初潮
六年級前來臨
“你看現在有的小學一放學,同班級中出來的孩子中,有的個子特別高,有的個頭就比較小,個頭高的孩子身體發育早。很多女孩子在小學四五年級就來了月經,男孩子都長出小胡須了。而女孩子初中二年級來月經才是醫學界比較認可的正常時間。”昨天,北京兒童醫院青春期發育門診閆春梅醫生,指著電腦顯示出的門診數字對記者說。
閆醫生今年初和北京海淀區兩所重點小學、西城區某小學聯合作了一項學生青春期生理調查。參與的學生總共有1500多名,來自于三所小學的四、五、六年級。其中,有50%的女同學月經初潮在六年級前就來臨了,還有的孩子四年級就出現了月經,乳房發育特征明顯,也有男孩子出現長小胡須等性特征。
性早熟的孩子長不高
“就像一輛搶先沖出起跑線的車,開始可能領先,但不久就會因為動力不足而中途拋錨,最終被別的車趕上并遠遠拋在后面。”首兒健高生長發育中心史定平主任形象地比喻,現在很多來看性早熟的孩子個子都挺高,家長們認為這是好事還很高興,但這是一種誤區。早熟的孩子開始可能較同齡人高,一旦進入青春期,別的孩子都按照正常發育長個,而早熟的孩子卻因體內激素分泌失常,身高增長反而變得緩慢了。大量的性激素促使骨骼過早閉合,使得生長自動停止。所以早熟的兒童比正常發育的兒童反而少生長了2到3年,導致成年后身材較矮小。
個案
天天吃含激素雞肉
五歲小女孩來月經
提到性早熟的孩子,醫學界著名的內分泌專家、北京協和醫院分泌科主任伍學焱表示:“來門診看性早熟的孩子是越來越多了,最近兩年比十年前增加了至少3倍。”伍主任分析,門診量增多和孩子飲食不合理等因素及家長的保健意識增強都有關系。
近日,協和醫院內分泌門診來了一個5歲的小女孩同同。剛來時同同的媽媽一頭霧水地說:“孩子平時身體發育一直挺正常的,不知道為什么突然來了月經,家里人都非常擔心,該不是身體出了什么毛病吧?”在醫生為同同做了內分泌、神經、骨齡等基本檢測后,化驗結果顯示指數一切正常。這時,同同媽媽猛然想起來,前不久同同爸爸幫一個雞肉廠的廠長辦事,后來那廠長給家里送了兩箱肉雞。同同非常愛吃雞肉,每天頓頓吃,結果吃了半個多月。沒想到后來在給孩子洗澡時家長忽然發現,同同的乳房竟然有點凸起來了。
伍醫生立即讓同同停止吃雞肉,結果一個星期后,孩子乳房提早發育的癥狀有所減緩。為了證實確實是雞肉惹的禍,醫生又讓同同繼續食用雞肉,然后在出現性特征后停止食用。結果表明,停止食用雞肉后孩子身體發育正常。“由于取證困難、致病情況復雜等原因,目前醫學上還沒有確認兒童性早熟的明確原因。但事實表明,由于現在很多食品在加工過程中添加了激素類或者是某種蛋白類添加劑,孩子經常食用含激素類催熟的肉類等食品就會出現性早熟等現象。這些含有激素的食品包括一些洋快餐里的雞腿、魚塊之類的食品。”伍醫生分析。
孩子提前發育
導致心理問題
孩子性早熟除了身體上出現一些第二性特征,還會引發孩子及家長的心理問題。
北京兒童醫院青春期門診閆春梅表示,很多性早熟的孩子都伴隨輕微的心理障礙。最主要的是、擔心自己和同學不一樣,不愛和同學一起玩,人際交往受阻礙等等。此外,家長則擔心,孩子過早發育,會造成將來骨頭過早閉合,身體長不高等問題。所以,家長和孩子的心理問題也值得重視。
記者在門診中看到北京某小學的8歲男孩子張帥(化名),張帥幼嫩的臉龐上出現了一撇小胡須。記者試圖和張帥聊天,但他卻躲著記者,一直怯生生地不敢說話,只是自己拿著一個飛機模型坐在椅子上獨自玩。帶帥帥來看病的姥爺對著記者直搖頭,說:“以前帥帥活潑可愛,特別喜歡熱鬧,愛和小朋友玩。自從上了四年級,不知道怎么回事臉上竟長出了小胡須。班里的同學就嘲笑帥帥,說他有小胡子。漸漸地,孩子開始故意躲避周圍的人,變得沉默寡言的。”
閆醫生分析,這是身體青春期發育早熟伴隨的心理障礙。孩子面對突然提前的身體變化,都顯得手足無措。比如,突然發現自己和同齡人身體變化不同,男孩子過早長出了喉結、小胡須,女孩子乳房豐滿、月經初潮,很多孩子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得病了。加上得不到正確知識引導,逐漸變得自卑封閉。同時,還會影響和同學的融洽相處,對日后心理健康不利。所以,家長發現孩子的身體變化后要及時疏導,學校負責心理衛生課的老師也要幫助孩子擺脫青春期發育過程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