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寶寶"父母怎么做
這其實是一個哮喘早期防治的問題。寶寶并沒有被診斷為哮喘,但有哮喘的潛在“體質”,俗稱“過敏體質”。他們發展為哮喘的可能性遠大于其他的寶寶,但也不一定。父母應該做的是,及早采取一些措施,以減少發展成哮喘的幾率。
父母其中有一位是哮喘患者,其下一代哮喘的可能性為30%至50%;如果父母均為哮喘,那么下一代哮喘的可能性則達80%以上。但有許多哮喘兒童并沒有家族哮喘史,而有哮喘家族史的兒童也可以沒有哮喘發作。可見,哮喘的發生還受外在因素,特別是環境的影響。
兒童哮喘80%以上與呼吸道過敏有關,特別是一些室內過敏物質,如塵螨、寵物的皮毛等。許多研究已經證實,生后1至2年,是過敏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空氣中存在較高濃度的上述過敏物質,這一年齡段的寶寶反復吸入后,就容易出現呼吸道過敏。所以,這個時期是防治的重點,應盡可能減少室內的過敏物質,如不養寵物、不用地毯、勤清理被褥、促進室內空氣流通等。新生寶寶的生活空間應該避免各種有害氣味的刺激,包括過分強烈的香水、蚊香、油漆、香煙等氣味。盡可能避免室外機動車尾氣對室內造成影響。
食物過敏對哮喘發病的影響目前還不清楚。嬰兒由于胃腸道功能還不健全,容易出現食物過敏,主要表現在面部奶癬。隨著年齡增大,胃腸功能逐漸健全,食物過敏癥狀就會逐漸消退。濕疹的程度和持續時間反映了寶寶“過敏體質”的強度,及今后出現呼吸道過敏的可能性,但避免食用某些引起濕疹的食物是否能夠減少哮喘發病還有爭論。不要盲目進行食物控制,以免影響營養的均衡。
與細菌感染不同,病毒感染是促進呼吸道過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經濟發達地區,病毒感染占主導;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細菌感染占主導。目前已經知道,細菌感染能夠抑制呼吸道過敏形成,這可能是農村地區哮喘發病較低,而城市哮喘發病較高的原因之一。
總之,對于有遺傳或存在“過敏體質”的寶寶,要從多個方面加以注意,尤其是環境控制,加強自身抵抗力,減少呼吸道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