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掌握給寶寶添加輔食的小常識
在經歷了漫長的妊娠生產期后,自己可愛的寶寶終于與自己見面了,雖然媽媽們都感到十分欣喜,但是,與此同時也千萬不要忘了育兒之道哦。畢竟,寶寶在剛剛出生之后,由于還處在嬰兒期這一快速生長發育的階段,很多飲食問題還需要媽媽們倍加注意。這里,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寶寶輔食添加的媽媽育兒經知識吧!
對于嬰兒輔食的添加,國外越來越流行一種“BLW”的理念。BLW是“baby led weaning”的縮寫,意思是寶寶主導的斷奶。它是讓寶寶自己主導從喝奶逐漸自然過渡到進食固體食物的過程。
這個理念的核心是讓寶寶自己決定什么時候開始吃固體食物、吃什么以及吃多少。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固體食物的提供應該在嬰兒六個月之后才開始。在這個時候,嬰兒的消化系統基本發育完善了。
BLW與傳統的輔食添加過程的區別在于完全沒有喂泥狀食物的階段,而是一開始就提供“finger food”。也不會幫助寶寶把食物放進嘴里,而是讓他們自己去嘗試。
讓寶寶自己去探索食物的顏色、氣味、味道、質感,給他們機會按照自己的發育狀況去選擇食物,也有助于寶寶身體各部分的協調發育,比如手和眼的配合,比如咀嚼。與人們的直覺相反,科學觀察發現讓寶寶自己嘗試塊狀的“finger food”比大人用勺喂泥狀食物更加安全。
一方面,如果寶寶沒有學會咀嚼,他(她)就不能把食物送到口腔后部,所以也就不會噎著。
另一方面,如果寶寶沒有學會用手指把食物放進嘴里,那么他(她)也就還沒有能力處理放進嘴里的食物。這時候,“喂”給他們的食物反倒是不安全的。
不過,BLW看起來省事,其實父母要付出更多的勞動。第一,要把食物做成大小適中、寶寶的小手指能夠抓住的形狀,比如條狀,但是又要軟,即使沒有牙也能咀嚼。
第二,會浪費掉很多食物,你無法知道他(她)想吃什么,會吃多少,沒有吃掉的食物也不應該用勺來喂,你給他(她)的食物可能大多數不會進到他(她)的嘴里。
第三,吃的時間會很長,而且弄得一團糟,基本上是吃一次就弄臟一身衣服。
第四,大一點兒的寶寶可以給他(她)勺讓他(她)自己吃,但是你得允許他(她)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就是放不進嘴里。
在BLW的做法里,寶寶吃的固體食物依然不是主要的營養成分來源,而只是適應固體食物的過程。雖然提供的食物也要注意營養成分的均衡,但是生長所需的營養依然要靠母乳或者配方奶來提供。
其實,按照國際學術界的主流觀點,1歲以前的嬰兒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應該主要來自于母乳或者配方奶。添加輔食并非為了“補充營養”,而是讓嬰兒逐漸適應固體食物。“我家寶寶開始吃什么什么了”絕不是發育好壞的標志,也不值得炫耀。
輔食的添加并非越早越好,美國的兒醫認為可以開始喂輔食的標志是:一、體重超過出生時的兩倍并且大于13磅(1磅是454克);二、每天吃奶量超過32盎司(1盎司約30毫升);三、脖子能夠支持腦袋。
有的寶寶四個多月可以達到這樣的狀態,有的寶寶則要六個月甚至七個月才能達到。開始添加輔食時需要非常小心而且應當循序漸進,通常從添加嬰兒米粉開始。米粉是碳水化合物,容易消化,而且幾乎沒有已知的過敏原。
嬰兒米粉通常是加了鐵等微量元素的,所以更加合適。每天喂一點點,過上一周左右沒有發現不良反應,才開始加下一種輔食。最初添加的食物都是搗碎的蔬菜或者水果,這些東西過敏原少、容易消化。
一般來說,添加一種,至少連續幾天沒有不良反應才加下一種。
處于嬰兒期的寶寶們,雖然對于他們來說母乳是營養最佳、最高質量的食物,但是,隨著每一天寶寶們的不斷成長,媽媽們也要考慮到在寶寶們的食物中加點輔食,來更加全面地補充寶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媽媽們在輔食添加的過程中,一定要講究一定的步驟,注意時間的規劃,切不可過快地添加多種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