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信心的11大殺手
當一個人極端消極時,他看待這個世界的視角就極端消極,世界對他來說就太悲慘了!如果一個孩子每天生活在消極環境中,世界對他來講就是地獄!他的智力處于萎縮狀態無法開發,他的感覺模式完全是從惡性的角度來感受世界。在我們生命中,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發生了什么事,而是我們怎么看待這些事。父母要教會孩子從良性的角度體會世界。從惡性的角度去體驗,這個世界永遠都有消極的負面的東西;從積極的角度看,永遠都有美好的東西存在,關鍵是你觀察世界的角度。我們父母教孩子看這個世界上不如意處,看別人的缺點,看世界的災難……如果一個人把目光盯在這些上,他會有何感受?我們可以設想一下:人在風景中,感覺心曠神怡,心胸開闊;換個場景,在垃圾堆前,你感覺如何?道理完全是一樣的。
父母要引發孩子的良性情緒,樂觀、向上、快樂、幸福、寧靜……人生來都是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如果你的孩子總是從痛苦的角度去感受世界,那他的人生就太悲慘了!
8.身體不健康
身體不健康會導致孩子在與其他孩子互動中,產生技不如人的感覺,也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從而可能使孩子找到做不好事情的客觀原因。
找到依賴,最后,形成不良的思維模式,變成一個平庸的人。
9.過分保護孩子
過分保護孩子,不讓孩子自己實踐。自信心的最初建立是因為人感覺他可以做成一點好的事情。如果你不給孩子實踐的機會,他拿什么建立自信心呢!
所以,過分保護孩子等于害了孩子。
一個孩子到十幾歲時,什么也不會做,為了防止別人看不起,他說他不愿意做。這是從自卑轉變成自負。所以我們堅持孩子能做的事情絕對讓他自己完成。這一點是牢不可破的。
10.自我價值嚴重缺乏
孩子在0-3歲時缺乏關愛,他在人前始終無法建立價值感。這時父母需要通過關愛、確認一些行為重新確立自我價值。一個人自我價值如果缺乏到極端就會導致他犯罪。因為他認為自己無價值,所以也認為別人無價值。無價值是對別人進行攻擊傷害的前提,這是犯罪心理學上的公理。
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是有重要價值的,他不可能學壞,因為他會感覺有太多事情要做,他怎么可能去傷害別人呢!當一個人認為人是無價的,能不敬畏生命嗎!
11.強迫孩子做事
當人感覺被強迫時,是沒有自信可言的。如果孩子感覺被奴役被支配,自信心就受到嚴重傷害。這是父母直接導致孩子自信心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