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寶寶手腳冰涼要及時給BB補鐵
冬天寶寶手腳冰涼怎么回事?在寒冷的冬天,為了給寶寶及時保暖,不少家長給寶寶里里外外裹的很厚,然而寶寶的手腳依然冰涼,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是不是寶寶的衣服還沒有穿夠?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跟育兒專家來看一看寶寶健康手冊。
冬天小寶寶手腳冰涼 要多補鐵
冬天常有家長疑惑,穿得圓鼓鼓的寶寶手腳卻還是冰涼冰涼的,難道還穿得不夠多嗎?寶寶為什么手腳冰涼呢?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寶寶手腳溫暖起來呢?
手腳冰涼非小事
手腳冰涼的孩子體質較弱,陽氣虛,只要一不小心著涼就會生病。陽氣虛引起手腳冰涼的孩子抵抗力較差,很容易反復生病。特別在冬季,容易寒邪入體,導致孩子患上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還有可能患上感染性、免疫性疾病等。
另外,如果冬天寶寶的小手被凍之后,有可能生出凍瘡等其他皮膚問題。
體虛的寶寶易手腳冰涼
進入冬季,手腳冰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律神經的功能調節不順暢、血管變細引起的。加上腳趾、膝蓋、肩膀、手指等都是運動較多的關節部位,脂肪少,熱度容易散失,血管也較少,更容易感到發冷,手腳冰涼,怎么捂都捂不暖。低血糖或低血壓等情況都易產生手腳冰涼。
不過,專家指出,除非是系統性疾病引起的手腳涼,否則不能算是疾病。如果家中的寶寶在冬季手腳冰涼,家長們在日常生活和飲食中注意調節,即可改善這種狀況。
手腳冰涼的寶寶多補鐵
手腳涼多是由于末梢循環差所致,常見于體虛或貧血的寶寶。因而冬季除了做好保暖外,還需要從飲食上調節,經常吃含鐵元素豐富的食物,如蛋黃、瘦肉、牛羊肉、魚、動物肝臟、動物血制品、大豆、菠菜、韭菜、黑木耳、香菇等等,同時注意葷素搭配可以增加鐵的吸收。6個月-3歲的寶寶是缺鐵性貧血的高發階段,因此要注意定期體檢,如果確診貧血,要及時服用鐵劑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除了鐵元素外,還需要注意寶寶攝入足夠的維生素A,因為最新的研究表明,維生素A缺乏與貧血密切相關;此外,要讓孩子多吃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如芝麻、菠菜、花生、豆腐、新鮮魚類、大蒜、青蔥、辣椒、咖哩。要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北方冬季寒冷,可酌補溫熱的食品,如牛、羊、狗肉等。在煲湯或燉肉時可加入黃芪,既不影響味道,又可補氣固表。
冬天里也要有好習慣
在生活習慣上,可以讓寶寶常喝水,增加活動量,常用熱水泡腳,這些都可以促進四肢血液循環。同時,盡量讓孩子適當參加冬季鍛煉,提高孩子的抗寒能力和適應能力,不要把孩子包得太暖了。
防治手腳冰涼絕招
“陽池”這個名字意味著囤聚太陽的熱量,而經常按摩身上的陽池穴,也可以幫助暖身。陽池穴在人手背的手腕上,位置正好在手背間骨的集合部位。尋找的方法是,先將手背往上翹,在手腕上會出現幾道皺褶,在靠近手背那一側的皺褶上按壓,在中心處會找到一個壓痛點,這個點就是陽池穴了。陽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這一穴位,便可迅速暢通血液循環,溫和身體。
刺激陽池穴,要慢慢地進行,時間要長,力度要緩。最好是兩手齊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再換過來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壓這只手上的陽池穴。這種姿勢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傳到陽池穴內。一般只要堅持刺激陽池穴,便可不為冬天的來臨而發愁。
育兒小編溫馨提示:除了上述提到的絕招之外,你也可以幫助寶寶按揉涌泉穴、勞宮穴、氣沖穴,拍打腎俞穴都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