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寶寶閱讀,你應該知道的事
Q多大的孩子可以看電視和VCD ?能看多久?
A雖然許多都說不要讓孩子看電視太早,但多大開始可以看,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一般來說,當孩子的視力發展到能看清2米以外的東西,而在這個環境中又有電視可看時,孩子就會不由自主地去看,因為電視的聲光配合,對孩子來說有著比其他信息更強的吸引力。
孩子的自控能力差,所有的肌肉都處于發育階段,不宜長時間緊張。因此,最重要的還是讓孩子有經常變換的活動,而不要讓孩子的視覺距離總是不變。通常認為3歲以內的孩子看什么都不宜超過10分鐘,但其實是年齡越小時間要越短。
在3歲以前,有些孩子看似注意力不集中,其實是自我調節的表現,大可不必擔憂。另外,看電視是被動地接受信息的過程,不像讀書,孩子是主動地、按照自己的節奏和速度來加工信息,因此有些學者擔心習慣看電視的一代會比較被動,缺乏想象力,思維不夠深入。臺灣教育黃乃毓博士就曾經提出了“在孩子接觸童書之前不要看電視”的說法。
Q從兒子幾個月起我就買了一些圖畫書。他現在1歲2個月,雖說有時也能安靜地和我一起看,可常常會將書撕破。怎樣才能讓他既看書又不撕書呢 ?
A這么大的孩子撕書很正常,他們一般不是有意破壞,而是想參與。對撕書一般可采用這樣幾種對策:
1.選擇撕不爛的書。如布書、硬紙板書或泡沫材料的書。
2.多準備補書的材料,如膠水、透明膠等,在補書的時候也請孩子來參與。另外,如果孩子覺得撕紙很有趣,可以多提供一些廢棄的紙,讓孩子撕個痛快。
3.為孩子護的表率。大人對待書的式往往對孩子有很大的響作用,孩子會模仿。如拿書的時候小心注意比如對待書就像對待物一樣輕聲輕語,“嘟熊到哪兒去了”,出去的時候說“跟嘟嘟熊Bye-bye”。漸漸地孩子會潛移默化地愛護書了。
Q孩子很愛模仿書中頑皮的人物 ,我不知該不該制止他?
A首先我們要定義一下“頑皮”。絕大多數孩子,都會出于好奇,模仿一些新鮮的玩意兒,覺得好玩兒。
如果是這樣一種頑皮,也許不必太過緊張。頑皮是孩子的天性。只要符合基本的禮節規范,對孩子自己和別人也都沒有造成什么傷害,讓孩子頑皮一下,又有什么關系呢?頑皮的孩子,是思想活躍、富于想象力的孩子,是有“孩子味兒”的孩子,再正常不過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教給孩子待人接物的禮節和基本的道德規范,以及如何防范危險,比壓制孩子的“頑皮”更重要。如果這里的“頑皮”是指孩子“學壞樣”,那么問題的癥結恐怕不在于孩子是否看這樣的書,而在于我們平時如何與孩子交流,是否讓孩子對事情有基本的判斷。孩子是否會“學壞樣”,不取決于他是否見到這“壞樣”,而是取決于他是否認同它。況且,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即便不讓孩子看到這樣的書,也難防他在別的地方看到類似的行為。打鐵先要自身硬,練好內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