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教育成敗的重要因素
為了從正面探索單親家庭子女教育的特點和規(guī)律,以積極的態(tài)度,為學校、家庭、社會更有效地培養(yǎng)單親家庭子女健康成長服務,并為婚姻家庭的研究提供科學依據(jù),我曾對50個單親家庭做了專訪調查,隨后又結合科研工作對一些教育子女成功或失敗的多種類型單親家庭進行了分析。認為觸發(fā)這種單親家庭逐年增多的趨勢,除了人們自我意識的覺醒、婦女地位的提高、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價值觀的嬗變等原因外,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人類必然對婚姻、家庭有多種選擇,這可能是深層次的原因。事實證明:單親家庭子女教育的成敗,不僅具備著基本條件,還有著其特有的因素。
單親家庭子女教育的三個基本條件
單親家庭子女教育的成敗有三個基本條件。即:撫養(yǎng)人的基本素質,撫養(yǎng)人的責任感,撫養(yǎng)人的教育思想。
1、撫養(yǎng)人的基本素質。因為,單親家庭和其他家庭一樣,家長的思想、文化、身體基本素質是決定家庭教育成敗的根本原因。特別在單親家庭殊事件,處在困難時期時,家長的素質決定了對待問題的心態(tài)、看法、能力,更是極大地影響著子女的成長。
2、撫養(yǎng)人的責任感。單親家庭子女教育的成敗,責任感是一個基本因素。他們的責任感還表現(xiàn)在困難時期的果斷抉擇:母愛的天性使母親們寧肯放棄自己的"幸福",也要爭取孩子的監(jiān)護權。有的表示:"如果因為有孩子談不成對象,就是一輩子不結婚,我也要帶孩子。"有的說:"事在人為,能否創(chuàng)造一個好環(huán)境,就看你負不負責任。"
3、撫養(yǎng)人的教育思想。調查中也反映出家長是以較好的或較差的思想、方法教育子女,使孩子在品德、學習方面有非常明顯的差異。成功的撫養(yǎng)人,顯示出許多非常有價值的教育思想,如:他們認為,"有許多不懂得自己的孩子,也不讓孩子了解自己",所以明確提出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也要孩子了解父母。有的孩子說:"看爸爸(媽媽)多辛苦……"
有的家長對孩子說:"家長不能在你身邊一輩子,你要學習過過苦日子。""人生有三個臺階,不能是我把你抱過去。"意思是讓孩子放棄保送,用自己的競爭力考上重點中學。家長的積極教育和引導,一方面鍛煉了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同時也增強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
單親家庭子女教育成敗的五個特有因素
調查研究表明,單親家庭教育,如果具備了三個基本條件,還需克服四個不利因素。即:心理壓力及精力、財力、能力的不足。但也可發(fā)揮四個有利因素:愛的給予和教育的投入都十分強烈和專一;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更有保證;家庭教育的權威性更加突出;自立教育更易取得成效。同時要更加關注單親家庭子女教育成敗的五個特有因素。
1、家長是否有良好的心態(tài)。
單親家庭子女教育的成敗,占第一位的原因是家長自己是否有良好的心態(tài)。是樂觀自信,還是悲觀自卑,都會對孩子的情緒有直接的影響。有位母親說:"心情不好都消化在自己這兒,我給孩子的都是笑。"有的家長對孩子講:"大可不必為單親家庭感到不幸,一個人經(jīng)歷了人生波折,更會有社會經(jīng)驗。"他們還重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善于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他們表示"要做出榜樣,不然孩子精神受影響。"甚至有的母子相互比一比誰先入黨、當先進?梢,家長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對子女進行成功教育的重要因素。
2、是否首先考慮了子女教育。
夫妻離異后,家庭中會出現(xiàn)相對的"困難時期"。父親或母親越是把孩子教育問題放在第一位,對子女心理產(chǎn)生傷害的時間就越短。有的家長認為自己是經(jīng)過全面考慮,對子女教育問題的考慮,才決定離婚的。如果認為自己沒有孩子,那么尋離婚就更需要慎重考慮。
3、是否善于處理好親子關系。
目前,單親家庭是由單親和獨子這兩代孤身組成的。兩代人既是相依為命,聯(lián)系密切,又是互存"代差",各有創(chuàng)傷。應該說處理好這樣的親子關系是有一定難度的。但由于大多數(shù)單親家長在教育上是極其投入、極其專一的,因此單親家庭子女在青春期后期仍愿和家長交流思想,傾吐秘密的,比非單親家庭的要多。有些家長辯證地處理和孩子既是長輩又是朋友的關系時,是十分有創(chuàng)造性的。例如:平時開開玩笑,甚至"打打鬧鬧"。家長苦悶時,孩子故意去逗樂;母親節(jié)時,孩子送上一束鮮花也是屢見不鮮的。經(jīng)調查,在父母再婚這一敏感問題上,有49%的孩子表示理解和支持。當然,在教育尚未成功的家庭中,孩子說的氣話是:"你們誰要再結婚,我就把誰殺了。"無疑又提醒了人們勿忘了孩子內心深處的傷疤。
4、是否重視和善于解決單親家庭中缺少一方的缺陷
有些成功的家長,很重視預防因缺少一方造成的家庭缺陷。如:孩子隨父親生活,就要適當給以母親般的關愛;孩子隨母親生活,也要適當增強父親般的陽剛之氣。有一位母親,離婚后自己帶著兒子生活。她不僅注意平時不在兒子面前嘮嘮叨叨、婆婆媽媽,而且指導孩子參加男孩子喜歡的足球等活動;有意介紹優(yōu)秀男性的事跡;還特意把孩子轉學到男教師多的學校讀書。同時經(jīng)常高高興興地與孩子一起觀看足球比賽和兵器展覽。所以孩子說:"媽把父愛和母愛都給了我,我不缺愛。"另一些單親家庭,是在學校老師的關懷下,或在親友的支持下,彌補了這一缺陷。
5、是否正確對待子女與對方的聯(lián)系
本調查中有30%能做到離婚后在教育孩子方面雙方都能盡力。有的孩子來往于兩個家庭都很自由,因為孩子與父母的血緣關系是永遠也隔不斷的。因此,千萬不要在孩子心中培植仇恨。只有拔去仇恨的荊棘,心里才能盛開友善的鮮花。
有位做醫(yī)生的父親,他很懂得一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在與妻子離婚時仔細商量,女兒和誰生活由她自己決定。并且對如何維護孩子的自尊,如何進行教育等問題都做了安排和準備。同時,孩子可以自由地來往于父親或母親之間。這訴,女兒雖然生活在單親家庭中,卻并沒有失去你愛或母愛,性格氣質都很好,心理也很正常。反之,如果阻止孩子與父親(或母親)相見,其實是對孩子心靈的一種傷害,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所以,是否善于從對教育子女有利出發(fā),正確對待孩子與對方的聯(lián)系,也是教育成敗的原因之一。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lián)網(wǎng),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lián)系QQ:1640731186
TAGS標簽更多>>
網(wǎng)站熱點更多>>
熱網(wǎng)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