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喂養寶寶容易出現的五種問題
問題一:動輒腹瀉體重不增
生活聚焦
小彤暉10個月時得了秋季腹瀉,整整一個星期都是排水樣便,吃得也很少。后來小彤暉的病好了,而且食欲很好,于是媽咪想快些給寶貝補足營養,天天換著樣給寶貝做好吃的,每天吃一個雞蛋,肉松、魚泥也沒少吃。可是過了幾天,寶貝又開始腹瀉了,大便里有許多沒消化的食物。從那以后,小彤暉很容易腹瀉,輔食添加稍不合適,寶貝就要鬧幾天腹瀉。現在小彤暉1歲半了,原本胖乎乎的他變成了小瘦孩。
專家告訴媽咪
1.經常腹瀉的寶貝由于營養素吸收不良,會導致體重不增或體重下降。盡管寶貝可能吃得并不少,但因為腹瀉造成食物中的營養素沒有被充分吸收,所以寶貝會比較消瘦。
2.容易腹瀉的寶貝大多都有患急性腸炎、痢疾的病史。腸炎、痢疾這些腸道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癥狀就是腹瀉,腸道內的菌群平衡也會被打亂,造成寶貝的腹瀉一直延續很久。
3. 寶貝腸道功能恢復較慢。寶貝的腸道功能比較弱,在發生腸道疾病以后,消化功能容易發生紊亂,即使原發病已經治好了,但功能恢復往往要較長時間。
體重調整策略
1.寶貝腹瀉期間的喂養要精心。如果是6個月以下的寶貝,還是要堅持母乳喂養。6個月以上已經添加輔食的寶貝,輔食要盡量做得易于消化,比如把粥、面片做得爛爛的;不吃含油脂較多難以消化的肉類食物及生的蔬菜,更不能吃冰冷的食物。
2.病后不能急于給寶貝食補。即使寶貝的腹瀉已經好轉或痊愈了,媽咪也不要急于給寶貝增加營養,因為寶貝的腸道功能恢復需要時間,如果馬上吃較多的肉、蛋等食物,寶貝的胃腸道會由于不堪重負而“罷工”,可能又會出現腹瀉。所以,寶貝病后恢復飲食時,媽咪要小心,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要慢慢增加,讓寶貝的胃腸道逐漸適應。
3.培養寶貝良好的進食習慣。挑食、偏食、饑一頓飽一頓、吃飯不定時等不良習慣,都容易導致寶貝腸道功能紊亂,甚至引起腹瀉。因此,媽咪要注意培養寶貝良好的進食習慣,這樣寶貝的消化系統才能“運行”正常。
4.注意飲食衛生。這樣可以避免細菌、寄生蟲卵被寶貝吃下肚去,引起腸道感染或腸道寄生蟲病。
生活護理一點通nursing
寶貝受涼是導致腹瀉的重要原因,生活中媽咪千萬別忽視了這一點。寶貝睡覺時要注意別讓他踢被受涼;不要給寶貝吃較多的冷食;寶貝的衣服要隨環境溫度即使添減。
問題二:出生后體重反而下降
生活聚焦
小妍妍剛出生4天,爸爸美美地看著她對妍妍媽說:“你說咱的寶貝長肉了沒有?”媽咪有些困惑地說:“我也不知道啊,我怎么看她和出生時候胖瘦差不多呢?”于是爸爸媽媽小心翼翼地把小妍妍放在家里的小臺秤上,一稱比出生體重稍微一點兒。爸爸媽媽著急了:寶貝這還穿著衣服呢,除去衣服的重量,寶貝比出生時還輕了呢。